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2018/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

母亲具备了十种德行

一名为大地——于母胎中,为子女所依托孕育。

二名能生——经历各种痛苦而生产。

三名能正——常以母手调理五根。

四名养育——能随四季时宜,尽心抚养。

五名智者——能以各种方便促使子女,俾生智慧。

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装饰之。

七名安稳——以母怀抱为止息处,最为安全。

八名教授——以善巧方便教导子女。

九名教诫——以善巧的语言,使子女远离一切恶行。

十名与业——能以家业,授与子女。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谨遵悲母的教训,孝顺而不拂逆,必得一切天人顾念、庇护,福乐无尽。这样的男女,就名为尊贵的天人种类,也许是菩萨为了化度众生,示现男女,孝顺恭敬,饶益父母。

一切世间,以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最贫。所以修行人要精勤修习孝养父母之道。这与供养佛陀的福德一样,平等平等,没有丝毫差别,应当是这样去报父母的恩德。

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经过百千万劫,曾互为父母眷属,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由于从前各生中,有大悲恩的缘故,亦如现生父母的恩相等无异。这样从前所受的恩泽,尚未能报答,或者因为妄业所使,有时孝顺,有时违逆,甚至因执着妄业,视为怨仇。

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无明的障蔽,失去了宿命智,不能明白过去曾为父母;所以我们要对一切众生,常作报恩想,互利互助,不能利益一切众生的,名为不孝。

因为这个缘故,各类众生,于一切时中,亦对我们有大恩德,实在难以报答。这样的事实,就名众生恩。

父母的恩情,要如何报答,作为子女不但要对父母的起居饮食照顾妥当,更应关怀父母的心灵精神,让父母感到安心不孤独,进一步要提高自己的德行,行正道令父母安心,多慈柔语劝导开解父母学习佛法正见开启智慧,才能真正令父母从烦恼痛苦中究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儒家讲孝为至道,至德要道。而佛说的戒律,最终归结到...

怀孕时可以念什么经

问: 请问师父,我现在已经怀上第二个孩子三个月了,想...

不孝父母,学佛一切皆无意义

想想父母未生我们以前,我们本什么也没有。落生以后,...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令人心酸至极的微瞬间

:网银是我爸帮我弄的,用的时候,发现验证信息是女儿...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狐狸报恩

很久以前,有五百只狐狸及狮群同时住在雪山中,狐狸经...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

湛空法师人生感悟

1、没人知道,下一刻自己到底身在天堂还在位于地狱,...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佛教词典】百八结业

(名数)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为烦恼之异...

【佛教词典】广钦

(1892~1986)福建惠安人。本姓黄,因家贫,至晋江李...

治好丫环的乌龟

别忘了在煮之前把乌龟擦干净,程家的人出门办事前说,...

死的时候要自己能作的了主

佛法的希望在你们身上,我现在急死了,佛教里没有人。...

持戒是怎么定义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

诚哉在我,不关业障事

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 清规者,公正清严为...

南怀瑾先生谈「算命」

八字就是所谓算命、这个是命根。那么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

星云大师《愿心的升华》

心灵境界的不断提升,使我的生活领域更加海阔天空!仅...

把观音菩萨看作弥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经根据

问: 法师讲过,把观世音菩萨看作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不...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