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宏海法师  2018/07/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陀山的和尚讲普陀山的事儿--慈眼视众生

今天我们来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区。这边住的都是尼众的出家师父。今天我们来到的这个寺院叫做圆通禅林,俗称又叫望海楼。为什么坐在这儿跟大家说呢?看到我身后的这个照壁上面写的五个字,叫做“慈眼视众生”。

那我们从头说起,因为我们有时候也会读一些佛经,看看大德的开示,常会有这样的说法:说我们修行呢就是把自己管好,不要有分别心,不要跟别人去造这个对立的心。也就是说自己好了,境界就好了;自己没有烦恼了,世界就清净了;自己心平了,世界就平了。常说道:直心是道场,清净心是道场。但是光这么说,我们还未必能够真的把这个法义,给全盘地渗透在自己的身心世界中,总还是有那么几分怀疑。说凭什么我非得这么委曲求全,别人在恼乱甚至诽谤我们的时候,我们到底要不要还击。这是一个常会有的纠结。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说说“慈眼视众生”,我不能说这是故事了,我要给大家讲我是这个事实的见证人。“慈眼视众生”是在《普门品》里边说到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他老人家呢,就是从大慈悲的情怀上来讲,平等地面对一切众生:再高级的天仙,再低级的蛆虫,他都是慈眼来视的。原来我们总觉得这是在经典里面一个甚深甚广的法义,离自己的世界很远。

这一番我回普陀山来以后,住了已经半年多时间了,才深深地感切到真实不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天早上都在普济寺的圆通宝殿上早课,有时候下午闲暇之余,我也会去大殿里面去拜拜。所有海内外奔着观音菩萨来的,我们也不说佛弟子,也不说游客,所有人吧,只要一进观音法界,观音道场,只要一看见那尊毗卢观音,每个人要么就是咯噔地跪下,祈祷;要么有的就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当我们看他们拜观音菩萨的眼神的时候呢,清一色的虔诚、恭敬、谦卑、无染。所有的心那会儿发出来就是:仰靠观音菩萨,信仰观音菩萨。一点儿都没有二心。所以我自己也在反思,你看他们也毕竟都还是凡夫俗子,甚至有一些性格还比较暴躁,不是一点儿分别心都没有了,乃至我们还可以说里边有一些人性情还比较恶劣,甚至这个恶念多于善念。但是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到观音菩萨的座下都是清一色的慈眼视菩萨,赤子之心呢?那天我就反思这个问题,终于有一点点小悟,为什么?就想到这句话了,因为观音菩萨做到了慈眼视众生,他把自己的功德修圆满了,所以他招感的无一例外,都是慈眼视菩萨。

所以由此来讲呢,我们每个人呀,为什么要有烦恼?觉得世界对我们不平,心里还有己所抱怨,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不平。我们对一切众生没有像观音菩萨一样,所以导致我们的世界,还是有这个冤冤相报。观音菩萨的心平了,在他的世界以他为主体的世界里边,全投过来的是慈悲的目光。所以由此我们才能深深地了悟到:确实“心净则国土净”真实不虚;“我慈则众生慈”当真如此。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现象上来信受这个法门,当我们觉得一切众生都是佛的时候,我们也就已经成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庄稼长虫应如何避免杀生

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

【推荐】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生佛差别从此出,自...

把功德回向给众生,我吃亏了吗

众生和诸佛,谁更重要? 有一次,寺院里要举行大的法会...

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

没有垃圾的人,只有垃圾的心

当我们眼里看到这个是垃圾人、那个是垃圾人时,我们应...

至诚恳切的慈悲心与六和合

一、和合 和合,就是团结。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教徒团结...

一念观世音菩萨,「三毒」就减轻了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

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

愚痴就是对事理的颠倒,颠倒染慧为性。这个邪见在唯识...

如实知自心

坐禅的过程和我们人生的经历一样,二者具有共性。刚开...

【佛教词典】佛发

(杂语)释迦牟尼之头发也。梁书扶南国传曰:三年八月...

【佛教词典】寻

梵语 vitarka,巴利语 vitakka。心所之名。为俱舍七十...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星云大师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这里,要向各位报告贫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关系,虽是...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证严法师:心田不长无明草

△ 欢喜心是一种涵养,能令周围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喜...

戒之在色赋

【原文】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

道证法师:念佛人唯一的障碍

接着再谈到助念存心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存感恩的心,就...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

往生极乐的三种不可思议功德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