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2018/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便不敢受戒,这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入中论》中说: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

为了后世得到合适修行的身体,现在一定要受戒、持戒。否则,光做布施会受生成龙之类的畜生。不仅如此,受了律仪的人,其善业之流将连续不断;相反,受“不律仪”的人 ,其不善业之流也将持续不断。

例如,以屠宰或卖酒为生的人,在睡眠和谈笑的时候,罪业仍不断地增长。设想有两个人,一人具有不杀生的律仪,另一人没有。在未做杀生的某一段时间内,两人虽然都没有杀生,但是不受戒的人并没有不杀生的善根,而受戒的人,不杀生的善根每天都在增长。同样的,受了近事律仪、沙弥律仪、比丘律仪的人,即使没有刻意修善根,在睡觉的时候,所受的五戒、三十六戒和二百五十三戒的善根仍在增长。受菩萨律仪者所获得的善根,比上述所有人还要更多,不可胜数,《入行论》中说:即从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具有密宗律仪的人,其善根的增长数量相较之下,更大上一百倍、一千倍。所以说,什么戒也不受的人,只有经过特别修习才会有善根;而受戒的人其善根每天都在不停地增长。因为受戒有很大的利益,所以不要对受戒作狭隘短浅的邪分别。即便是在家人,也应受长净、近事和菩萨律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恶口的过患

一天,佛陀为大众开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缘。佛陀说:无...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一夜情」的诸多后遗症

(1)患病风险。 偶尔一次没关系,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佛教词典】圣勇

梵名 ārya?ūra。西元六世纪顷之印度佛教文学家。为继...

【佛教词典】李通玄

(635~730)唐代华严学者。王族出身,或谓沧州(河北...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立即长大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