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见」是怎么产生的

净界法师  2018/08/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见」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见就是我们凡夫种种的知见,当然以我见为根本。这个我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地方是从受开始。我们那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领纳的功能,这种感受就产生了我们内心当中的我见。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佛陀说,正如你阿难,比方说你的色身是“抟四大为体”,这个“抟”的意思就是假借,是假借地水火风来当作自体。有地水火风就有色身,有色身就会产生一种对心性的隔碍作用,而分成了见闻嗅尝觉知六种的明了功能。

也就是说,由于内心的四大引生了六根,由六根就产生了“壅令留碍”。“壅”是阻塞的意思。由于六根的相互作用,使令我们一念心性产生了一种阻碍的作用。比方说,因为六根产生了,我们眼睛只能够看,耳朵只能够听。当然,圣人眼睛也可以听。圣人,后面会说到“六根互用”。因为我们凡夫对于整个感受,六根的受的坚固的执取,而产生了一种障碍。

“水火风土,旋令觉知”,就是,这个地水火风的四大本是无情之物,但是因为和心性的作用,它就能够转变。这个“旋”就是转变,转变成一个有知觉的众生。所以“相织妄成”。因为有知觉的心识跟无知觉的四大相互作用,就产生了我们内心当中的第二重污浊,叫做见浊。这个见浊开出来有六十二种邪见,但是以我见或者以身见为本。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个有情众生,有了色身就会有感受。前面色身是最粗的,色身是个色法,这以下进一步就是心法了。这个感受会影响到我们的身见,影响到我们的我见。按古德的意思,你看古德的开示,他有个道理说,一个人福报大了,他一生的快乐的感受会多。他一天当中,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他欢喜的,耳朵听到也是他欢喜的,身体所接触的也是他如意的。一个人老是活在安乐的感受,这个人我执我见会特别的重,我执会很大。相反的,你生长在一个卑贱的环境,比如说你变成一只蚂蚁,你看到人就怕,你接触的环境都是不如意的、都是障碍的,你的自我意识相对比较小。你做一个大国王,你那个“我”就特别大。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见浊是由感受形成的。

你看我们以前古代的社会,生活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快乐的感受比较少,所以人会比较认命。现在大家追求幸福、追求安乐的感受多了以后,自我意识强,动不动就要抗议,表达自己的看法。所以说,我们的知见,这个我见,的确受了感受的影响。就是,我们因为有感受,就从一念清净的本性当中产生一个自我的想法出来,这是感受引生见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是自己把痛苦扩大了

诸位,从明天开始我们开始我们开始引导大家修习这个道...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

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认识你自己

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

星云大师《固执的偏见》

一个人身体上有病,吃药打针也许就能痊愈。但是,思想...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推荐】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谈他学佛的感受时,说他本以为学佛就是多做善...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

鬼是怎么生活的

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世界上有鬼吗?我怎么看...

【佛教词典】五百罗刹女

(名数)今之锡兰岛往昔为五百罗刹鬼女所住处。见西域...

【佛教词典】苦空

指有漏果报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之前二者...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十不求行」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宝王三昧论》的十不求行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修养身心...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

初心修悟要法

(一)如何修悟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

晴日集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