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能阐老和尚  2018/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均有息诤办法,所谓“四依法”实是最真实的根据。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清净法性真如不变之理,人是妄想分别情见,是生灭有漏之因,是妄非真不可依。

二: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大乘经不执空有独显中道不生不灭真如法性常住了义究竟。三藏中有人天小乘权巧方便之法,非是大乘了义。当依大乘为准。

三:依义不依语。中道非世间言词所及,若依世间言语总不免情见诤论,学人当思实义而去鉴蹄之迹,领会中是第一义为准。

四:依智不依识。识为六尘所起,妄心执见,恣识则增长妄惑,智乃本性清净本德,法性真体,契合本觉之性,学人应依舍识情见,而依本智策发真理,实为当今学佛者最重要之标志。

当今学佛者大多好读书不求深解,以至不能总合四依法而入偏邪之道,徒为学佛之名,信而不专,非佛亦信,知见偏邪。不真不正虽名信佛实与不信无异,迷惑邪见。为害佛教庄严清净正觉大道,造成佛教内部斗争,破坏四众弟子团结,污染佛教声誉,其罪恶实甚严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日积阴德的方法

怎样积阴德?人生要得幸福善报,就一定要积德行善;善...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单了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

【推荐】六个方法可以忏除过去和现在所造的罪业

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副经中的副经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在讲净土法门的部类门,也就...

常吃山药的益处多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虽然貌不惊...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你适合出家吗

佛友和我聊天,聊完后问我:师父,你看我适合出家吗?...

【佛教词典】有余土

(杂名)具云方便有余土。四土之一。如阿罗汉断三界烦...

【佛教词典】耳根

梵语 ?rotrendriya,巴利语 sotindriya。音译戍缕多因...

大安法师: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

净土宗经典对西方净土成立的原理与相状,有着虽简约但...

念佛时常不自觉地运转周天,此种观想是否为妄见

问: 我是一个练过气功的学佛者,过去亦常持佛号,但修...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

对自己和对别人要用不同的标准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

慈心化嗔心

有一天,佛陀在毗舍离国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向诸比丘...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

婚外情、一夜情的九大害处

古谚:饱暖思淫欲。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圣贤文化却...

第一念是哪里来的?如何让它不起

问: 当自己遇到人或事儿,刹那间就会一丝贪嗔闪过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