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2019/01/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这都是错误的!其实遭受这些,也有很多功德。

首先,通过这些可以对轮回,对世间生起厌离心。

我们是怎么进入佛门,开始学修佛法的?就是由于遭受一些坎坷或挫折。当你遭受痛苦,受到伤害的时候,应该去找它的根源。“我为什么痛苦?我为什么受到伤害?因为在六道中轮回,被业力牵引。”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你才有真正渴望解脱的心——厌离心、出离心。真正生起了这些心,解脱就容易了。

其次,受到伤害,遭受痛苦可以遣除骄傲自满的情绪,可以遣除傲慢心。

我们之所以遭受痛苦,受到伤害,是因为自己的烦恼重,业力重,做了那么多伤害众生的事。如果认识到了这些,就不会贡高傲慢了,自然就有惭愧心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有文化,有势力,生活很好,就骄傲自满。其实,文化再高,知识再渊博,也是分别念,也是烦恼;再有钱财,也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心灵的负担。

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很好了,但是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物质的发达对大家有利还是有害,就看精神能不能跟上物质的脚步。如果精神能跟上,物质的发达就是好事;如果精神跟不上,物质的发达就是坏事!

虽然现在物质发达了,但是却变成精神的压力了。现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愁眉苦脸的,就是因为内心压力太大了。虽然很多人有势力,有钱财,但这些都是无常的,给他们带来的只是灾难和痛苦。

第三,能够悲悯众生。

当我们遭受痛苦,受到伤害的时候,如果观察身边的众生乃至一切众生,就会发现他们遭受的痛苦更大,受到的伤害更严重。这样悲悯心、慈悲心就生起来了。和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尤其是和三恶道中的众生相比,我们遭受的痛苦,受到的伤害算什么啊?比如旁生道众生的痛苦,我们能亲眼看到,能亲身体会到,那些动物天天被杀被吃,饿鬼道和地狱道众生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

第四,遭受痛苦,受到伤害,可以让自己忏悔,断除恶业。

“我为什么要遭受痛苦,受到伤害?如是因如是果,我肯定造过恶业,结过恶缘,才导致今天这样的恶果。”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想摆脱这样的痛苦,会从因地入手——不能再造恶业了,不能再结恶缘了,这样就可以断恶,再也不敢结恶缘了。否则,将来还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第五,遭受痛苦,受到伤害,能帮助我们欢喜行善。

既然已经找到了遭受痛苦和伤害的根源,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因缘,脱离这样的痛苦呢?就是行善。如果自己能行持善法,能处处结善缘,将来就不用遭受痛苦,再也不会受到伤害了。

如果能这样观察,思维,多有意义啊!一个智者,即使经历再多的痛苦,内心也不可能被染污。什么也伤害不了他,因为他明白很多真理,他能生起很多珍贵的正念、善念。

如果有智慧,会转念,所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利益,所谓的痛苦也是极大的快乐,关键在于怎样面对。学佛修行就要这样学,就要这样修,不是只念一部经、一个咒就可以了。无论是念经,还是念咒,都是为了开启智慧,为了引导自己的内心,没有别的目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唯了生脱死才是生命里的大事

活一百岁跟你活七十岁又有什么差别呢?你财富的多少,...

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不必带到心里来烦恼

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离你而去

即使你放不下,每件事仍会渐渐离你而去。你能看见全身...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作一个比较

这一段是说明以愿导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当中...

生死海深,菩提路远

印祖在讲到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中的有禅无净土时,...

透过弥陀名号无量光的德能,马上就获得了三种利益

由于这个名号里面具足着无量光的义理、境界、德能,那...

怎样让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问: 法师您好!弟子三十多岁的儿子由于工作及家庭矛...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没有什么是绝对必须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没有了,我们的生活的确会起很大的...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净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

「唯心净土」的正确含义

这个唯心净土,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在这里往往会...

【佛教词典】摩呬陀

(人名)Mahendra,阿育王之子也,出家证圣果,传法于...

【佛教词典】恁么

意谓这么,或如何。宋代之俗语,指示某种事情或肯定,...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宝贵的时间不是用来生气的

小宝气呼呼地放学回来了,和爸爸妈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

星云大师:健康最重要

人间什么最重要?健康最重要!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

欲望适度则为利,过度则为害

如果生活是海,那么欲望如潮。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

行善后为何家里常有不好的事情

问: 为何行善,家里却常有不好的事情,请问杀生真的...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此句出自度门神秀禅师的示众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