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道绰大师  2023/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净土,便是取相,转增漏缚,何用求之?

答曰:如此计者,将谓不然,何者?一切诸佛说法,要具二缘,一、依法性实理。二、顺其二谛。彼计大乘无念,但依法性,然谤无缘求,即是不顺二谛。如此见者,堕灭空所收。是故无上依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今劝行者,理虽无生,然二谛道理,非无缘求一切得往生也。是故维摩经云:‘虽观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又彼经云:‘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是其真证也。

问曰:今世间有人,行大乘无相,亦不存彼此,全不护戒相,是事云何?

答曰:如此计者,为害滋甚,何者?如大方等经云,佛为优婆塞制戒,不得至寡妇、处女家、沽酒家、蓝染家、押油家、熟皮家,悉不得往来。阿难白佛言:‘世尊,为何等人制如斯戒?’佛告阿难:‘行者有二种,一者在世人行,二者出世人行。出世人者,吾不制上事。在世人者,吾今制之。何以故?一切众生悉是吾子,佛是一切众生父母,遮制约勒,早出世间得涅槃故。’

【译文】

问:有人说,大乘法是没有形相的,所以不要分别这里或那里,如果发愿求生净土的话,就是取著形相,反而增加束缚的烦恼,因此何必求往生呢?

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一切诸佛说法,都要具备二种因缘:一、依照法性的真实理体而言。二、必须要随顺真谛及俗谛而言。说大乘法不要有分别的念头,是只依法性来说的,但却毁谤说不需要求往生,这样就没有随顺真俗二谛之理,如此的知见,属于断灭空。

所以无上依经中,佛陀告诉阿难说:‘一切的众生,如果起有我的知见如须弥山那么高大,我也不怕,为什么?因为这种人虽然尚未能立刻出离生死,但却能不破坏有因有果的观念,而不会失去果报。然而如果有人起空无的知见,即使如芥子般微小,我都不容许,为什么?因为这种知见会破坏因果的道理,而堕入恶道之中,未来此人投生的地方,一定是违背我的教化的。’

现在要劝告行者,理体上虽然是无有往生的,然而真俗二谛的道理,并非是一切都不求而能往生的。所以维摩经说:‘虽然观诸佛国土及众生都是空无的,然而仍然恒常修行以成就净土,且教化诸众生。’维摩经又说:‘虽然修行无所造作,然而却能示现所受之身,这就是菩萨的修行。虽然修行无有起造,然而却能起造一切的善行,这就是菩萨的修行。’以上就是真实的证明。

问:现在有些人,修行所谓的大乘无相行,不分你我,毫不守戒律,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种知见,危害甚大,为什么?譬如大方等经说,佛陀为优婆塞制定戒律,不准在家居士到寡妇家、处女家、卖酒之家、染料之家、榨油之家、皮革之家等,规定全都不可以去这些地方。阿难就问佛说:‘世尊,是为怎么样的人,而制定这些戒律的?’

佛陀告诉阿难说:‘修行人有二种,一种是在世间的修行人,一种是出世间的修行人。出世间的修行人,上面的戒律不是为他们制定的。而在世间的修行人,是我今日制定戒律的对象。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儿子,佛陀是一切众生的父母,所以要制定禁戒加以约束,以使众生早日能脱离世间,获得涅槃。’

安乐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何华不著菩萨,只粘著声闻众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蕴中无我,不知蕴亦是空。执境为...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法执——但去其执,不去其法

那有人就问了:四谛法是苦集灭道,有四种相状,而我们...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

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

凡夫外道对缘起的五种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有...

明白诸相皆空,面对毁谤无需太在意

【原文】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佛教词典】慧垣墙

【慧垣墙】 p1319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慧垣墙者:遍于...

【佛教词典】八戒受法

亦名:受八戒法、授八戒法 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受...

无忍境界常保欢喜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

阿那楼驮尊者的故事

阿那楼驮,此云无贫。昔于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

星云大师《谈心的秘密》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很荣幸能够来到佛学研究风...

礼佛拜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礼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们在礼敬诸...

【推荐】恋爱时自己纯粹就是猪脑子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

星云大师《为烟花女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向您投诉,烟花女子是被人轻贱...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苦难众生最后的机会

这部《无量寿经》是由诸佛如来所特别加持护念的。首先...

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佛学漫画】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