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宗舜法师  2019/06/05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别人产生反感厌恶,是我们过去的恶业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折射。佛教中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自身,依报是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和人际关系等等。依报是我们自身的业力感召来的。

业力反映出我们的内心深处无始以来种子熏习的势力,以及形成的等流习气。这种力量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外界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我们看到他人,有时候看第一眼就觉得很顺眼、很喜欢。因为一切愉悦的感觉都来源于过去生的善业,那些善业感得了快乐的果报。

如果我们觉得反感、厌恶、愤怒,乃至生起各种不良情绪,那一定是过去生中的恶业所感召。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短处,产生一种不悦意之受。 这是我们自己与烦恼相应而产生的感受。它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个人判断力的高低,而是烦恼和思维角度的问题。

我们看人,往往很难看到他人的长处。刚跟人家谈了三五分钟的话,甚至只是从头到脚扫视了人家一眼,基本上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的各种毛病、习气以及他讲话的目的所在。我们还常常惊叹自己的“识人水平”,沾沾自喜于这种情绪。觉得“我这个人法眼如矩!什么人都能看穿!就连一个蚊子从我面前飞过,我都知道它是雄是雌!”

其实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更注重对方的缺点与烦恼。也就是说,对方的缺点与烦恼和我们自己是比较相应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什么那些长处不容易和我们相应,却总有这么多短处和我们相应呢?因为我们内心烦恼炽盛。如果满眼看到的都是不悦意,经常做种种愤怒之状,这更多地说明自己的心性不够调柔。

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所谓“不见他人过”,不是说眼睛里看不见他人之过,而是说看见他人之过,并不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这需要有智慧与慈悲两种方便加以对待。

用智慧分别,可以发现对方有种种缺陷,不随他的烦恼而转;同时用慈悲予以善意的理解乃至宽容——这个人因为缺乏智慧而充满缺点,他是如此可悲悯!对他不是一种鄙视厌恶的态度,而是一种同情怜悯的态度,甚至是一种更加体贴照顾的态度。

运用这样的心态,就能和谐自他之间的关系,乃至和谐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总之,要学会用智慧去观照,学会用慈悲去宽恕和宽容。做到这两点,我们和人交往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凡事都能让一步

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两个商队准备出门经商,但...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

不为外境所动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夜晚,帝释天王释提...

冲突的可怕

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东西,就会有冲突! 两个国家会打仗...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训练...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

药师佛十二大愿变相图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被称作大医王佛、医王善逝或消...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

【佛教词典】作用道理

【作用道理】 p0686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作用道...

【佛教词典】救苦观音经

(经名)高王观世音经之异名。续高僧传第三十九、法苑...

【视频】大安法师《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大安法师《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视频】慧律法师《八关斋戒的功德有如此大》

慧律法师《八关斋戒的功德有如此大》

【视频】慧律法师《有四种障碍就没办法修行》

慧律法师《有四种障碍就没办法修行》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禅门耆宿德林长老圆寂 山河失怙四众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时许,扬州高旻寺德林长老圆寂...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

大器晚成

姜子牙是商朝末年人,他的始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

如何对待子女的不孝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了子女不孝的问题,感到很苦恼。有些...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

宏海法师:清明节放生开示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白话浅译

破妄念佛说(一名直指心要) 明四明鄞江沙门妙什着 法...

一念间,火宅或净土

人实在离不开因缘,有人结的缘是劣缘、恶缘,有人结的...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智者大师的破魔方法

师初至佛陇,一日入坐,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

什么叫魔境?如何对治魔境

我们这一科讲到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当我们对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