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耀智法师  2022/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训练和培养“八风不动心”的深厚涵养,八风是指世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憎爱之风,可以扇动和惑乱我们淡泊宁静的心。利是指得到了有益之事,衰是指失去了可意之事,毁是在人后受到了诽谤,誉是指背后得到了赞扬,称是在人前被推重赞叹,讥是指当前被讽刺讥嫌,苦是为恶因缘所逼迫,乐是得好因缘而愉悦。

举凡世间苦乐爱憎,都是缘起缘灭,过眼烟云,只不过是我等凡夫俗子,只计较眼前利益而被障蔽而已。君不闻“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者哉!所以,在人生的长河中,对待八风当如观镜花水月,毫不动心。

如果一个人要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体解“无忧无污染”的无我境界。“我”包含了自有、独一、常住的三种意义,世间一切事物之出现,都必须依靠众多因缘和条件,比如种子要发芽生长就必须依靠泥土、水份、阳光和适宜的温度,离开这些条件,种子就不能生长,芽就不能出生,所以世间任何事物都不能自有自生,必须假诸条件。无我的观察就否定了“自有”的概念,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必须依靠众多的因缘和条件。

比如一个人要生存,就要依靠社会,需要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同事的提携,首领的关怀;需要勇于开拓的信心,赖以求生的技能,需要获取财富的工作,依之休息的环境,离开了这些条件,人就无法生存,无我的观察否定了“独一”的概念。

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刹那刹那中无常地变化,君不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来人有生必有死,物有成必有坏,没有亘古长存的事物,此则不易之定律。无我的观察就否定了“常住”的认识,永远不变的概念。我们应该这样观察,世间的荣辱悲欢,世间的苦乐成败都是不同条件的聚合与转换,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荣或辱,成和败,我们又何必在逆缘中怨忧恼恨,又何必在顺境中得意欣喜,而让本来清净的心被外境的好恶所牵引污染呢。

所以,体解“无忧无污染”的无我境界,是人生的最终归宿。

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领略“宁静无烦恼”的本地风光。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常常时,恒恒时安住无为,寂然宁静的。也就是说,遍一切处的不可须臾离的真理是湛然清净的。就如同映照万物的铜镜,无论世间万象生住异灭,千变万化,而铜镜的本体却从来都没有生灭变化过。

铜镜的本体不随万象生灭变异,所以是宁静的,不被万象生灭变异的现象所扰乱,所以是无烦恼的,当一个人悟入这种天然的本地风光时,一切的幸福快乐都在其中,因为一个人越接近真理,他就越宁静幸福,他就越怡然快乐。佛法的修证最终要以证入“宁静无烦恼”的本地风光为究竟。这是佛法的归宿,可以说,伟大的佛法由“宁静无烦恼”的本地风光而开演,引导一切众生还归于“宁静无烦恼”的清凉境界。

如果一个人“八风不动心”,契入“无忧无污染”的无我境界,领略“宁静无烦恼”的本地风光,他就是最幸福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就是最吉祥的人。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真心被六尘所覆盖的八个原因

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心不清净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

培养不孝儿女的六招

看看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不孝子女: 1.百依...

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意思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

【佛教词典】六难

(名数)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

【佛教词典】烦恼心所

【烦恼心所】 p119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如是已说善位...

皮肤粗糙不干净,是什么罪业导致的呢

一鬼问言。我有一夫。而畜多妇。我应直宿。而不见纳。...

忏云法师:打佛七的宗旨与方法

我们打佛七,宗旨在了生脱死,了生脱死的方法在一心不...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

凡夫被命转,圣人能转命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

梦参老和尚《用普贤十大愿念阿弥陀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黄庭坚戒淫发愿文

我从昔来,因痴有爱,饮酒食肉,增长爱渴,入邪见林,...

人应该要「住」在哪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

智慧勇猛的菩萨王

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修菩萨行时,有一世曾为大国王,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