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忍」为成佛第一行

憨山大师  2019/06/18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忍」为成佛第一行

法锦自言性多瞋习,老人因以方便调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门,更为开导之曰:

永嘉大师有言:“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故我师释迦老子,生生世世,为提婆达多之所谤害,至于今生出世种种破法,无所不至,甚而杀害其命者非一。

及法华会上为其授记作佛,且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胜妙功德,皆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之所成就。”岂非以忍之一行,为成佛之要行耶?

又云:“昔我于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

由是观之,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是皆从我之所致。

甚矣,我之为害!譬如严城坚兵,岂易破哉?老氏有言曰:“柔胜刚,弱胜强。”此盖忍行之初地也。众生恃其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违不能安,一饥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净,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见之执耳。

所以佛教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无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从生法忍,忍至无生,则妙行圆佛果成矣。忍之一行岂浅浅哉?

故曰:“凡有所作,皆当忍之。”是则举心动念处以忍试之,举足动步处以忍先之,折旋动容处以忍持之,喜怒哀乐处以忍验之。如斯则心有不敢妄动,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为,情有不敢妄发。

故老氏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异名。由不敢为天下先,故忍为成佛第一行。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于我,亦能衣被于物,自利利他之德无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谓是故也。

禅人求法语,故余题之曰:“忍辱为衣。”禅人勉而行之,其无以为口头话,且又无以此博饭具也。

《憨山老人梦游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一个人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成佛之后,所谓心转则一切...

「忍」的重要性

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

把别人的不好拿来烦恼,那是自己的愚痴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让敌人变成朋友

有一位女基督徒说,她虽然信主,但她很恨她大姊,彼此...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云何说诸法如幻

问: 既唯一真心,教中云何复说诸法如幻? 答: 了境是...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不要去追逐修行的幻相

问: 顶礼法师!证严上人一直强调:佛弟子不要去追逐虚...

修行就要断欲去爱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

【佛教词典】飞花落叶

独觉乘的行人,独处山林,见飞花落叶,便能悟知世法无...

【佛教词典】生命

【生命】 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

【视频】慧律法师《宇宙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

慧律法师《宇宙是八识田中所影现出来的正依二报》

【视频】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净界法师)

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净界法师)

【视频】净界法师《文昌帝君修的这么好,为何还会遇到恶缘》

净界法师《文昌帝君修的这么好,为何还会遇到恶缘》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推荐】难道您还没有玩够吗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善根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

一个人的善根也是无始劫来累积而成的,人们常常只见其...

胜利了人家就会恨你,落败了则带来愁苦

【胜者招致憎恨,而落败带来愁苦,唯有放弃胜败之心,...

恶人所造的恶业是否可带业往生

问: 带业往生,善人得往生,恶人以前所造的恶业是否...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圣继昌禅师是一位有修有证,品行正直的高僧...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

陕西扶风法门寺塔的由来

法门寺是因痉贮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

不要期待别人让你满意

这个对外的弘化,我觉得有两个重点。这个忍辱是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