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净界法师  2021/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三车一车”,还有一个“三界火宅”,这两种譬喻。这两个譬喻在法华七喻当中是最全,内容最完整,也最多,而且是最前面,所以独称〈譬喻品〉。

〈譬喻品〉的内容其实蛮多的。我们没有进入主题之前,先做一个纲要说明。〈譬喻品〉它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以大悲心来到人世间以后,本来想要度化众生,让一切众生成佛的。但是他亲眼看到了一个问题,就是看到众生的身口意的障碍,就是三界火宅。他看到众生的法界起火了,整个三界陷入一片的火海。当然这个火有两种:一个内火,一个外火。

内就是烦恼,外就是果报,外境。就是外境刺激你的烦恼,那个烦恼去造业;造了业以后,你又创造一个更不好的环境;这个环境又刺激你,你又更容易造业……就形成恶性循环,这个火就越烧越厉害,辗转相续。这是佛陀看到的第一个问题,他看到整个三界已经陷入一片火海当中。所以这个时候不是解决成佛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火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佛陀看到了众生的问题,所以讲到“三界火宅”。

第二个,佛陀讲出了解决的方法,讲“三车一车”。我们看佛陀在解决三界火宅时,他不是说,欸,没事,我们生生世世留在三界里面行菩萨道。不是这样子,不是这样。佛陀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们赶快离开。这个火没法救了,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救的,超越我们的能力。只有一个方法,赶快坐着你的车子离开这个火宅。

佛陀提供了三种车子,你有三种选择:第一个用四谛,第二个用十二因缘,第三个用六度,用三乘的车子把我们带出去。那么“三车”为什么要多一个“一车”呢?因为带出三界以后,你怎么把这个三车跟后面成佛之道的一车做一个对接?佛陀讲“三车一车”的譬喻。

所以,整个〈譬喻品〉就讲两件事:第一个,三界的问题就是火;第二个,解决之道就是三车。那么坐完三车以后,怎么样改搭一车趋向成佛。整个〈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讲火宅跟三车的关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主导我们生命升沉的两个因素

楞严经讲生命的缘起,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当...

三世因果的道理

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如何看待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

问: 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

【推荐】这个法门是灭罪解脱最好的法门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千万不要小看五阴,因为它跟你太熟悉了

那有人就说了,说我也没有说我要轮回,为什么一个人自...

【推荐】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观看电影、电视对修行的危害 凡夫定力有限,遇恶缘则易...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佛教词典】证诚

又作证成。谓证明所说确实无误。证,指证明、证验;诚...

【佛教词典】等一大车

(譬喻)法华经譬喻品所说,长者于门外所赐诸子之大白...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拜佛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灯

香烛是象征心香和心光。因为众生和佛一样,本来有着心...

无量劫来造了那么多罪业,为何还能往生净土

我们是有罪,所以才来轮回,这是事实。但是有罪,有些...

和尚也需要与时俱进吗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不同的人,会给佛教下...

人的寿命真的很短促啊

今天已经是农历的三月十四,明天就是十五了,再过一个...

象护比丘以何因缘感得金象相随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摩竭国中,有...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拜访住持。这位年轻的住持对身旁...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

证严法师: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星云大师:健康与长寿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