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仁清法师  2019/10/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想往生,他来信上有这个意思,想年内或年前想往生,看怎么样?印光法师给他回答了,你想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着,这种知见不可执着,或致魔事,可能就会中邪着魔,执着就成病了。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意思是念佛的人,一定坚定自己的信心,求往生,但是你这个报还未满,比方说你能活到80,你到79那一年,报还未满,时间还未到,那么就只能随缘,或者再有求往生之心,或者念佛修行,到报满的时候,因缘成熟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来接,是这个含义。

“倘刻期欲生,若功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那个意思是,假如你想着哪一天要走,假若你真正的修行功夫到家了,出入自由了,来去自如了,功夫真到家了,那是可以的,你说哪天走就哪天走,很多高僧大德有这种功夫,我在我的博客文章上曾经写到能海上师的往生,他就是自如。

功夫成熟的话不要紧,假如功夫不成熟的话,你想我明天走吧,我第三天走吧,或者选个好日子走吧,假如这个人是念佛的,他还执着于掐掐算算的话,有些人他会掐算啊,临走时一掐算,最近死都不好,我得死在哪一天,这个人执着执着执着,假如你功夫高,到哪一天走就行,就可以了,假若功夫不高,执着执着就着魔,就失去正念了,就这个含义。

“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那个意思,“尽报投诚”我这个寿命结束了,我这个形体寿命结束的时候,将死的时候,好了,我哪里也不去了,去西方极乐世界,以真诚心求往生,这是我们修行人所遵循的方法和道理。“乃吾人所应遵之道”这个能听明白吗?

“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这什么意思呢?我赶紧死赶紧死,那是自杀,《戒经》是不允许的。

“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假如你执着就容易丧心病狂,就是中邪着魔。

“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假如你修行功夫到家,今天往生也可以,挺好,至少往生了,今天更好。

“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假如你道业未成熟,时间还未到,你执着追求哪一天走,这个和拔苗助长没什么两样,对吧?拔苗助长。

“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假如咱们自己执着,魔事起来了,肯定有相应的魔的境界,那么自己不能往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关键的时候,让很多不知内情的人,失去道心,一看念佛的人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样子。

济南有一个例子,九二年他开始学佛,九二年学佛的人不多啊,咱们哪一年学佛?你们九五年、九六年、九七年、九八年以后,九二年就开始学佛,据他自己说,不说哪一部经,哪一部经,是我跟我师兄弟从上海背回来的,就是说山东佛教的兴盛有他们一部分的功劳,就是流通了经书。

严格的说他们是老修行了,可是呢就是非常执着,我亲自见过他和他探讨过,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了,他非常狂妄自大,确实有这种人,自己觉得了不起,超过了一切人,甚至是超过一切出家人。你才出家几天就这样?你才出家几天?我那时候学佛时,你们还未学佛呢?结果是前年的时候死了往生了,因为他那里有七八十个人,有好几伙人,离的都不远,大约七八十个人念佛的,有一部分人受他的影响,有一部分人后来加入的。

他走了以后,大家给他助念,就是一两个小时,身体很硬了,就死到桌子前面了,死相很难看,结果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哎呦,这个人这么多年来念佛,看他那情况绝不可能往生,助念没有起作用,业障极重,他曾经诽谤正法。因为这件事我和他探讨过,没有起作用,因为他觉得了不起,这个人我不说姓啥了?我不是说谁不好,我是说这种现象引起大家警觉,自己觉得最了不起的人,它是最笨的人。

所以说我们自己要保证往生,再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包括往生的时候,不能搞一些自己往生不了,也让其他修行人失去了信心,对佛教失去信心。

“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那个意思是,印光法师他那个时候也看到了很多人,念佛的人,修行的人,给佛教形象抹了黑,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他就举了个例子。

“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生之心,即不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

“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就是,我希望你把非得哪一天往生之心,改过,改过那个心,我一定发愿往生西方,坚定这颗心,不是我哪一天要走,这个是建议啊。

只有这样的话,你只要虔诚,报终的时候报尽的时候,肯定能往生,命终肯定能往生,就这个含义,假如你没有这个躁妄之心,团结就是结缚、缠缚障碍的意思。或者招致魔事之患,你没有这个心,魔也很难乘其便。这是印光法师答复的一个念佛居士的一封信。

《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善导大师两种的深信

善导大师两种深信是对于观经,这种圆发三心的深心。深...

佛号要怎么念

佛号怎么念?佛号要声声心心,就是每一声佛号都有你心...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不能起颠倒,这是净土宗的底限

大乘佛法的底限: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

一日无常到,唯有业随身

我们众生现在梦中,在这里造业,在这里寿命短暂,在这...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净土一门 九品往生

净土一门虽广摄诸根,咸登不退,而见佛久近,闻法大小...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持戒的金刚种子,不会因为造了罪业而破坏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尼叫莲华色比丘尼,这个比...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

多吃红薯有6个好处

甘薯(红薯)的营养价值超乎想象。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营...

彭鑫博士:损伤元气的三个方式

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

【佛教词典】悔过

忏悔罪过之意。指为减轻或消除罪业而于佛、僧之前,自...

【佛教词典】龙宫

(杂名)龙王之宫殿,在大海之底。为龙王之神力所化作...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对佛源老和尚临终的功夫特别赞叹

我亲近佛源老和尚有十几年了,一九九六年接他的法,是...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用功和修行

今天讲一讲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为很多同修都在问,...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圣严法师《勤修三学,可免劫数》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 因果是可以改变...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如何才是一门深入

问: 请问一门深入,如何是一门深入,是读一部经还是...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历代戒杀放生诗

唐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

修持名念佛法门的四个要求

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