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弘一大师  2019/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事业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至于作慈善事业,尤要。既为佛教徒,即应努力作利益社会之种种事业。乃能令他人了解佛教是救世的、积极的。不起误会。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

今案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若解此意,而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作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

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世界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

因佛法是真能,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与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与以正信。恶行,而与以正行。幻觉,而与以正觉。

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

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彻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俾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于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一大师文章列表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舍利弗的眼珠

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

儿童该怎么学佛

问: 十岁左右的儿童念诵什么经咒比较对机?弟子希望孩...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 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

信佛与学佛的差别

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

千金买名,万金买誉

凯琳在逛纽约最大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时,在入口处有一...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各种茶叶的功效

1、乌龙茶: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 2、绿茶:皮肤美白...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佛教词典】三身依三土

【三身依三土】 p0199 成唯识论十卷十七页云:又自性身...

【佛教词典】献华座印言

(印相)立印轨曰:复次献华座,名金刚莲华。定慧芙蓉...

精勤修善得梵天之福

佛陀住世时,曾经在古印度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至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

《佛说离睡经》十种离睡之法

《佛说离睡经》前半部分乃述目犍连尊者独自在寂静处经...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圣严法师:不要让人生空虚无奈

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几乎就是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