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水观」应该怎么修呢

净界法师  2019/1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水观」应该怎么修呢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他这个水观的观想,刚开始是先观身体里面的水,再观身体以外的这些世界的水,是这样的次第。刚开始是观内身当中的水性,水的性就是湿性。湿性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无夺”就是没有差别、没有障碍的。

怎么说呢?比方说我们身体里面的水,比如鼻涕,这个唾是指的口水,乃至于穷尽全身当中的“津液精血,大小便利”。

这个津就是我们口中的口水,吞下去的叫作津,没有吞下去、保持在口中的叫作液,是这样子的差别。这个精,精血的精,是在骨髓当中的水叫作精。这个血是在经脉当中的叫作血。乃至于我们的大小便利等等,这么多的水分在我们一身当中可以说是上下循环,一再地往复。

这种水在我们身中当然有清浊的差别,比方说我们嘴巴的津液,这个水分相对是比较干净的清净相,而大小便利就是属于污浊相。水的相状的确是有清浊的差别,但是它的湿性是完全相同的。

我们的修学是从差别当中慢慢去追求它的共同点,所以你看修行人,他越修行越单纯,而世间人是年纪越大越复杂。修行人是越修越单纯,他是在差别当中找到它无差别的体性,是湿性。

慢慢把身体的水统一了以后,他就扩大了。“见水身中”,前面是观察身体里面的水。他现在观察世界之外的水,包括什么呢?“浮幢王刹诸香水海”。

浮幢王刹这是《华严经》的话,比喻大海当中所显现出来的这些国土、岛屿等等,这些岛屿所依止的香水海。那么外在的海水跟我身体里面的水,其实都是同一湿性。他就这样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善于利用你的想像力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

禅的态度

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

于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

由于现前现住安立一切相中,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淫心乍起,当起四觉观

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佛教词典】八相

1、指佛来此世界成道时所示现的八种相。   2、生住异...

【佛教词典】林热白玛多吉

(1128~1188)西藏佛教迦尔居派主巴迦尔居支派之始祖...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对这样的丈夫,实在产生不了敬爱心

问: 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

具足信愿一定往生

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首先,这个愿就含摄...

道源法师:七种傲慢

礼敬诸佛,是对治「我慢障」令得尊贵身的。因为众生执...

净土文化永恒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问: 一种文化或体系,想永恒,想众生信服,必定有它核...

证严法师:疑不生信,难成大事

人生最可怜、最苦恼的,莫过于疑心病重的人。所谓「疑...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惭愧心与七圣财

一、惭愧的意义 惭愧,是惭与愧的并称,即对已犯的错误...

获得富贵果报的四种修法

可以让我们获得富贵的四种修法: 一、应时行施 是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