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净界法师  2020/0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个地方是拢总地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一个总相的观法,看经文就容易清楚。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个法门的当机众是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的意思就是,这位菩萨有广大的威德力,他一举手一投足就能够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一切的魔王宫殿,所以叫大势至。

大势至法王子这个时候“与其同伦”,同伦就是同类,他们在因地都是共同依止念佛法门而成就无生法忍。这当中有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阶位,是包括了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跟等觉。

那么这么多位的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们回忆在往昔恒河沙劫的时间当中,有一尊佛出世,叫无量光佛,这当中从无量光佛乃至于超日月光佛,在这一劫当中总共有十二位的如来相继地出世。这当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最后一尊,就是超日月光如来,因为这一尊佛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法门,教我修学念佛三昧。

这念佛三昧我们先搞清楚了,后面就知道它的内涵。这念佛三昧的内涵我们解释一下。这当中有两层意思:

约着所观境来说,它的所观境有四种:就是观想、观像、持名跟实相。观想就靠第六意识的想象,想象佛菩萨的依正庄严。

观像是你必须有一个像,放在眼前来观察的。

持名是以名号为所缘境。

实相念佛,这个实相念佛的所观境是真如实相。在本经当中,所谓的念佛三昧是偏重于前面三个,就是观想、观像还有持名。观想、观像本经叫作忆佛,忆念佛的依正的功德,持名本经里面叫念佛,忆佛念佛。这个地方是约着它的所观境来作区分。

约着能观的智慧,蕅益大师把念佛三昧区分成三种:

第一个是唯念自佛。就是说,你在念佛时候,不管忆佛念佛,你的内心当中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有些人,他念佛的时候,他念一句佛号,他重点不是那个佛号,他重点是在观察念佛是谁。说我为什么能够念佛呢?那个能念的心在哪里?它从什么地方而来?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是唯念自佛的话,是通于整个其他的二十四个圆通,完全相同。

第二个,唯念他佛。唯念他佛就是说,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是完全只忆念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这个我们讲就是有点心外求法,偏重事修,唯念他佛。

第三个是自他俱念。就是有理有事,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念佛,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无差别的。阿弥陀佛是存在我的心中,我也存在阿弥陀佛的心中,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带动这个佛号。

我们常说,“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十万亿佛土其实不离开我一念心性。既然不离开我一念心性,为什么要念佛呢?我要假借佛号把它带出来,假借佛号把它显现出来。这叫自他俱念。

这叫“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这个地方就是有这么多的差别,有的约着所观境,有的约着能观的智,作一个区分。你这两段大概清楚了,后面我们讲到正文的时候就容易清楚。

当然,〈念佛圆通章〉跟其他二十四个圆通是不太一样,它是一种他力法门。其他的二十四圆通偏重在自力法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真如三昧能遣除烦恼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

口善心不善,枉把弥陀念

王太太觉得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没本事不会赚钱,儿...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

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

阿弥陀佛的名号跟世间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名字...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只要一念觉悟,佛就来了

大家平时都知道如来佛祖这个称呼,佛祖就是如来。那么...

圆因法师:浅释放生

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

【佛教词典】萨蒂

梵名 Satī。(一)为印度神名。达刹(梵 Daksa)之女,...

【佛教词典】贞实

(杂语)其心诚实而无谄曲,堪受法者。法华经方便品曰...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实话实说比吹嘘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秽土成佛与净土成佛

其实,成就初地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你选择简单...

佛教十恶与十善

【十恶】 由彼三业,能成十恶。恶者乖理之行,谓众生触...

净土法门四忌

修净土法门的,在一心念佛的时候,急遽不得,疑畏不得...

努力工作为何就是赚不到钱

偷盗的情况,严重的话来生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

念佛要「声缘于心,心缘于声」

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怎么念得功夫上路、得力?这里教一...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

在家居士应注意的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

《华严经》中的十种善知识

我们学习佛法,经常会听到善知识这个词。对其含义,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