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净界法师  2020/0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缘见因明”,一般人眼根的见都必须要“因”,就是假借,要假借外在的光明才能够看到种种诸物。我们之前讲过,一般人的六根要靠外在的尘境来启动。所以,“缘见因明”,眼根要靠外在的光明相才能够产生见;“暗成无见”,如果暗相现前就不能产生见了。

但是,修行人就不一样了。修行人“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当我们的六根经过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把自性的光明显现的时候,我们的眼根就不再假借光明,也能够见物。也就是说,这个人,他外在的一切暗相都不能障碍他的见性。

所以,“根尘既销”,自性的光明既然显现,根尘自然脱落。这个时候他的本觉的光明自然就能够圆满无上菩提,跟无上菩提相应。

这个地方,其实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个地方的重点在“根尘既销”。《楞严经》就是对治根尘,其实它也对治六识,但是你六根不动,六识就不能动。他先脱离六尘,然后再处理六根里面的受想行识这四个心法,慢慢地一层一层地往内走。

总而言之,你今天要修习首楞严王三昧,从今以后,你在眼睛当中要多注意,不能用眼光来看,要用心光来看,向内去看,用智慧来看。

我想《楞严经》一再讲一个观念,就是说,什么是生灭的因缘?什么是永恒的功德?生灭的因缘就是说,我们因为过去的颠倒、一念的迷情,我们六根向外攀缘。眼根攀缘色尘,结果被色尘给绑住了、被黏住了;耳根攀缘声尘,耳根就被声尘绑住了。结果弄到自己很多功德都表现不出来。本来是百千大海,结果变成一个小水泡。

我们之前也讲一个公案。说一只老鹰,猎人养这只老鹰是很辛苦。这个老鹰一天到晚跟鸡长在一起,久了以后,它翅膀没有用,它老是靠脚,因为一般小鸡就是靠脚在跑步,它就跟鸡跑来跑去。它认为自己只是一只比较大的鸡而已。

后来这个猎人想,这个老鹰长这么大,应该训练它去飞翔才对。但这个老鹰怎么样都飞不起来。它认为说,我靠脚在走路的嘛,这个翅膀也没有用!

结果这个猎人很失望,就把这个老鹰带到很高很高的悬崖,就这样把它放下去,让它自由落体。结果这个老鹰快要着地的时候,它的潜能发挥出来了,展开翅膀,高空飞翔。其实它的翅膀是本来就存在的!

只是说,我们活在一种习惯性的自我设限,我的眼睛一定要去看外面的色尘,我的耳朵一定要去攀缘外在的声尘。因为这个路是走得很熟悉了,结果我们六根的功德全部都表现不出来。更糟糕!

这个地方佛陀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的六根里面有很多的珍宝,但是因为向外攀缘,我们很多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种种的波罗蜜通通表现不出来。就像这个老鹰一样,它的翅膀后来就不能够表现出来。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再往外攀缘,而是应该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时候把自性的光明显现出来,会产生种种的波罗蜜的妙用。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楞严经》的一些修学概念,说是“把心带回家”,描绘出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世间人都爱黄金,但真正修道人爱刹那静

打禅七的殊胜因缘,确实是难分难离。马祖门下庞蕴居士...

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

心中的佛可否带我们到极乐去呢

问: 佛教都在说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无别法...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皈依三宝让我们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佛,他完全觉悟了,他能觉悟我们,...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

正视自己的分别心,好坏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们大家...

【佛教词典】无上法王

(杂语)如来之尊号。以如来于法得自在故也。圆觉经曰...

【佛教词典】阇婆隶

梵语 jvāla。意译为炽然。为正法念处经所列三十六种饿...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天台八教丨顿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

若是真修人,不见世间过。学佛的人,不要去好奇这个那...

半根手指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

何谓「阿阇梨」

何谓阿阇黎 阿阇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

弘一大师禅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