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净界法师  2020/0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和子,参禅的,他要去朝礼五台山。经过鼓山寺的时候,他就去鼓山寺挂单。

古代的十方丛林就是,你挂单的就不能跟常住住在一起。他住在云水寮,因为他住个几天就走了。他在云水寮的时候,隔壁睡了一个生病的,也是行脚比丘。这个禅和子就起了慈悲心,就很照顾他,替他洗身体,帮他招呼吃的喝的等等。

结果过一段时间,就把这个病比丘的病给治好了。这个生病的比丘就很感激他,说我住在某一个山上的什么地方。他想要带这个禅和子去这个道场住几天。禅和子说:很好,但是我现在不能去,我要去参礼五台山。要不我五台山参完以后,回程到你那个地方去住几天。他说:好!

禅和子去朝礼五台山,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回程就果然按照病僧告诉的地方找到这个寺庙。到的时候已经黄昏了。他一到寺庙门口,那个病僧就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他说,我等你很久了。哎呀,大家老朋友见面很高兴,这个病僧还煮饭给他吃,晚上还跟他聊天。聊了很晚,说你今天晚上就别走了,住一宿吧?住了一宿。隔天,禅和子有事想回常住了,就告假了。

一告假不得了,从山上下来,人世间已经过了几十年,已经改朝换代了。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他要去找那个寺庙,再要回去找,找不到了。

诸位!这个时间相是这样:层级越高的法界,它那个时间的质量越大。比方说诸天,你看四天王天一昼夜,你在四天王天做客一天,回到人世间,五十年过去了,所有家人都走光了。

它那个质量就是,它一天就等同我们五十年。所以你看这个病僧,禅和子就在病僧的寺庙住一天,回来以后也是过了几十年。那是一个圣境。所以说时间是因缘所生法。

那么这个地方说明,日月灯明佛说法的时候,他在时间里面得自在,这个地方跟后面的经文也是有略同。

这第二个,时间相同。就说明这个法,佛陀即将说的这个法,肯定是超越时空、超越因缘所生法的。

《妙法莲华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古代的圣贤都到哪里去了

那么,我们看它虚空的相状跟作用是怎么出来的。 随众生...

鲁迅与佛教之缘

和僧人结缘 鲁迅是周家的长孙,极受重视,家人担心养...

专访觉光长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缘

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佛学经典中间的一...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

安住于真如,再来观察这一切的假相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

佛陀最初发菩提心的因缘

一次,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喜王菩萨请问佛陀:世尊!菩...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佛教词典】圣教量

(术语)又作正教量,又曰至教量。因明之用语,三量之...

【佛教词典】弘教

(术语)弘通佛之教法也。正法华经三曰:逮闻弘教,心...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古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推荐】自私到头是愚笨

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这就是自私。 世界上一点都...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宝典篇》

世间以五欲六尘为乐 达人以禅悦法喜为真 世间以立德立...

【推荐】每个学佛人都要学会算这三笔帐

普通人的心态就是人对我好,我则生感激报恩之心;人对...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想要获得尊重一定要先尊重他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自然人恒敬之。在你想要得到别...

古人用功不肯刹那离开工夫,故能当下悟道

有人问赵州:云何是大道?州云:平常心是道。又问:我...

吃肉时如何善用其心

有人这样问过我说:师父,我现在还不能忌口。(所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