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样发菩提心呢

如瑞法师  2020/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发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圆满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说,有四种发心,如果都能够做到,才算真正圆满发了菩提心。哪四种发心呢?

第一种发心,正发菩提心。文中说道:“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这是说,正发菩提心有三个条件:一、不求现世名闻利养和后世人天果报。二、具足出离心,“唯为生死”。三、发菩提心,“为菩提”。

第二种发心,真发菩提心。文中说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这是说,真发菩提心,就要离开虚伪。一、要有真实成佛利益众生的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菩提心的内涵。二、具备坚固不退的心,即“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也是我们常说的,“假如热铁轮,于我头上旋,终不因此故,退失菩提心。”

因为知道众生在六道受苦,而六道众生无一不曾为我们的父母。决定度他们成佛,不论成佛的路有多远,不论众生多么难度,为了让一切如母之有情得到究竟安乐,一定要坚持到底。这才是真发菩提心。

第三种发心,大发菩提心。文中说:“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大”指愿大,一者度尽一切众生。只要有一个众生没度尽,我的愿就不会穷尽;二者直至圆满佛果,我的大愿才算完成。

第四种发心,圆发菩提心。文中说道:“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这是说,发心到究竟处,不见一法离开心而别有。所谓的众生、佛道都是自性本具的,没离开自心。而心是找不到相貌的。因此,以虚空之心来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如此发心才合乎于本性,故名圆发菩提心。

以上简单介绍了四种发心标准。有了标准才不不会落入邪心、伪心、小心、偏心。我们懂得了怎样发心,就要在生活中去落实。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

印光法师倡导佛弟子常诵《华严经·净行品》,依于经中所说,举一反三,随事发愿。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净行品》中文殊菩萨告智首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如果能够善于用心,一切往道上会,就会收获各种殊胜微妙的功德。

善用其心,随事发愿,这就是修行的方便和下手处。若能一切时处念念不忘众生、心心直趣菩提,所做的一切皆可与道相应,都是成佛的资粮。

发菩提心,不忘自度

很多年前,香港圣一老和尚在世时给我写了一句话:发菩提心度自己。通常,顺向思惟是发菩提心“度众生”,怎能发菩提心“度自己”呢?然而我听到这句话,当下似醍醐灌顶,心想:真发菩提心就要破我执,不放下所谓的“我”,怎么能真正自他二利呢?

由此感叹,学佛之语容易,行佛之行就难了。发菩提心,不要忘了度自己,不要忘记度众生!

隔山隔水不隔情,一句弥陀心相通。

借事练心戒急躁,善愿遍施诸有情!

请大家和我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如说而行,福慧增长!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我们判定一个人到底...

历代祖先和父母,需要地藏菩萨的大愿力救度

藕益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祖师,他很长的时间都是住在九华...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

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真理

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相...

【佛教词典】魔怨

(术语)恶魔者佛之怨敌,故云魔怨。维摩经佛国品曰:...

【佛教词典】曼荼罗四轮

(名数)一本尊黄色,故住于地轮曼荼罗,其形方名为金...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赞美的作用非常大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世俗生活和修行佛法都会...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怎样理解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极乐一昼夜,此显示极乐时间耳。至...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