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2020/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面目。睹明星而悟道,谈经三百余会,俾大千佛子,复归原有旧家乡。佛应西干,度众生以悟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

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聋瞆,致令贤智尽归宗。三惑尽而二死亡,一尘不立。五蕴空而六根净,万德圆彰。

圆悟藏性,彻证自心,道通天地有形外。慈起无缘,悲运同体,恩遍圣凡含识中。冀有情共证真常,

本寂灭心,说圆通法。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道,开方便门。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尚未悉符出世度生之弘誓。

行愿导归极乐,全收九界,方堪大畅成道利物之本怀。华表圆因,显如来成始成终之道。严彰实果,示众生心作心是之门。

——《文钞续编》

佛示生人间  种种祥瑞

《佛本行集经·树下诞生品》记载释迦牟尼佛诞生时的情形:“生已,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也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突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

对于佛诞日,印祖云:“如来生期,多有异说。虽则皆有理致,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者为恰当。以汉廷效梦时,通人傅毅,博士王遵,以此见对。而又据周书异记作证。今虽周书异记不可得见,而汉廷问答,决非杜撰。况历代禅教著述,多皆以此为准。断不可舍众人之所依,而自立新义,以添后世无学之人之疑。”(《文钞三编》·复丁福保居士书五)

中国古代典籍《周书异记》记载,周昭王二十四年,农历的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降诞的那一天,中国出现了瑞相:太阳出现祥光,世界大地为之震动……周昭王让太史占卦,得知,西方有大圣人降诞,他的"教法"将在一千年后传至东土(即中国)。

《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 苏由对曰:“有大圣人生在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外,声教被及彼土。”昭王即遣人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为度众生  出兴于世

释迦牟尼佛示生人间,说种种法,度脱众生,无非为了怜愍我等凡夫,迷昧自心,沉没六道,妄受生死剧苦。

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妙法莲华经方便品》)

《无量寿经》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正如印祖所说,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一切大乘显密诸经能使一切众生回归真如,恢复本性,能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够给予众生究竟快乐,是一切诸佛的导师,更是一切众生的慈父。而净土法门确实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所有教法当中,达到顶点的、极畅佛怀的法门,是一乘法、一佛乘之法,是最无上的圆满大教。如果我们不是累劫以来深蒙诸佛菩萨的教化、累积善根德本的话,那么就算经历万劫千生也很难遇到这个法门。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 (《文钞嘉言录》卷二·论·持经利益随心论)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着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 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文钞嘉言录》卷三·序·印施极乐图序)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云: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善导大师用“水火二河白道”的形象比喻,也正像娑婆世界修行人净土起信的普遍性的心路历程。对自力修行绝望之际,随顺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发遣与呼唤,信愿求生净土,出脱于水深火热之境,出离轮回险境。

浴佛供养 功德殊胜

因伟大导师释迦牟尼佛诞生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等祥瑞景象,佛弟子们为庆祝和纪念佛陀诞辰就沿用此形式在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浴佛仪式”。

《浴佛功德经》有记载:“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

浴佛可成就十五种殊胜功德:

一者、常有惭愧。二者、发净信心。

三者、其心质直。四者、亲近善友。

五者、入无漏慧。六者、常见诸佛。

七者、恒持正法。八者、能如说行。

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

十三者、能于末世, 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有一天,国王和皇...

释迦牟尼佛管送,阿弥陀佛管接

在《悲华经》里,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

释迦牟尼传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

佛陀从他的娶妻生子当中悟到了什么

这一科讲到教主略史,就是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一生简略...

悉达多太子见老病死而出家

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为什么只教人念佛

《西方公据》中说:各位善人,世间有千条万条路,为什...

「水观」应该怎么修呢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

净土行人晚年要做三件事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

【佛教词典】东山

禅宗五祖弘忍,住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边...

【佛教词典】纪行

即记载参访经过之文字。如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七中,常啼...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修学地藏经跟地藏法门的原因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

天意与人为

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

【推荐】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

【佛学漫画】弥勒佛

弥勒佛...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净慧法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璨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卖斋立毙的故事

有种情况,也是我们这现前一念心,由于我们开始修行转...

地藏法门简易修法

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

浅谈弥勒净土的信仰

弥勒菩萨是未来佛,经过七佛授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

破除大乘无相的邪知见

【原文】 问曰:或有人言,大乘无相,勿念彼此,若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