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良因法师  2020/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受。”

在《萨婆多论》中,规定是不能重受的。如南传、藏传的系统,就认为不能重受,他们觉得这样没有意义,因为戒是定死的。

▲《业疏》云:“依《成实》、《四分》,俱开重受。故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受五戒,即其证也。”

依假名宗的《成实论》;以及更重要的,由佛陀亲口宣说的《四分律》,都是开许重受的。

我们思维一个道理:前面所说戒体的概念。戒体是我们在登坛受戒时,因为心境相合,在阿赖耶识里面,所熏下的一个善种子。既然是阿赖耶识的种子,那么反复熏习,自然是没问题,甚至应该会更好。

就像我们的烦恼种子,为什么不去对治,它就会越来越厉害?因为不断地熏习嘛!既然种子会受熏习,戒体本身就是一个种子,它自然也是可以受熏习的。

那怎么熏习呢?

第一是护持这个戒体。当面对染污境界时,戒体会发挥出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就随顺它,不去造恶业。于是我们护戒的善行,就会反熏戒体的种子,使它的力量更强大,这是一种熏习的方法。

第二个熏习的方法,就是重新受戒。例如过去受戒不如法,或者受戒之后,没有好好护持,因此再也感觉不到身心中,有任何戒体的力量。这时就应当再次受戒,把戒体补强一下。

所以重受是允许的,而且是很好的。如果有因缘的话,我们可以再次于佛前重新发心受戒,来熏戒体的种子,增强它的力量。

后面接着引《四分律藏》的实例,来证明重受是可以开许的。在《四分律藏》中记载,佛陀为末利夫人作种种开示后,末利夫人听了很欢喜,就在佛前宣誓:“弟子从今以后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尽形寿受持五戒,为五戒优婆夷”,佛陀默许了。

佛陀又再为她说种种开示,末利夫人因为感动,所以又第二次、第三次在佛前宣誓:“我弟子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五戒优婆夷,尽形寿受持。”佛陀也都默许了。

这就证明,五戒或者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等,都一样是允许重受的。

弘一大师将上述内容,总结为下图。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南山律在家备览-宗体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良因法师文章列表

为家人烧菜放料酒,会破了酒戒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

求戒容易持戒难

唯佛才能制戒。为什么唯佛才能制定戒呢? 因为人性当中...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

佛法与外道的区别在哪

第十五条:【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亲。一切善...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人生得不偿失,快乐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们建立一种忆佛、念佛的信心,那怎么忆念?这个方法...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

太虚法师要建设的人间佛教极力排除后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佛教词典】净天眼

【净天眼】 清净之天眼也。《中阿含经》卷十三曰:‘已...

【佛教词典】法界玄镜

(书名)具名华严法界玄镜。澄观着。释杜顺之法界观门...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

苦从何来

有一次,有人问隆波田禅师,怎么解释苦。隆波田禅师拿...

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释迦牟尼佛(前565前486)发现了人生规律缘起性空而因...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

星云大师:观自在的意义

人人都有观自在,何必他方远处求? 观自在是观世音菩...

持念观音圣号,能从水难中逃生

十四无畏的第三是水难无畏。因为观世音菩萨已成就了水...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动有静,动静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

随烦恼二十:言悭者,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悋为性。...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释起来,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么?...

咒语神奇的威力

佛法的力量妙不可言,咒语的效果难以度计,六字大明咒...

和尚遇鬼

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