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如瑞法师  2018/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解脱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为舟航

有人说,受了戒就有了束缚,而且还有犯戒的危险,犯戒又要堕落,所以还是不受为好。

事实上戒律不是用来约束我们的,而是提醒我们要相信因果,不要造作恶业,因为不善的因必然会导致不善的果。佛制种种戒,五戒是根本。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可以种长寿的因,不偷盗会种富有的因,不邪淫种的是家庭和睦的因,不妄语种的是诚信的因,不饮酒能种智慧的因。

受持五戒并不是一种束缚,退一步讲,即便不受五戒,只要做了杀盗淫妄的事情,也会遵循因果律来受报的,该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的,一样也不能免。以为不受戒做了杀盗淫妄的坏事就可以不受苦报,或者说少受苦报,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佛不会对任何一个众生施加惩罚,惩罚众生的是因果律,是业力。佛发现了因果律,业力的真相后,就像妈妈爱护她的孩子一样告诉我们:“孩子啊,如果不去做那些坏事,你就不会承受那样的苦果!”

佛在世的时候有位莲花色比丘尼,常劝妇女出家。有人害怕出家受戒后一旦破戒会堕落,她说:“堕就任他堕,还是比没有出家的人解脱快!”莲花色比丘尼说道:“我过去生中曾做戏女(演戏的女子),因为演戏时穿袈裟欢喜心生起种下了善根,到迦叶佛时得以出家修道。那时候虽然因为破戒而堕落地狱,报满出地狱后,由于过去世的善根,今生又得以在释迦牟尼佛座下出家修道,并且证得阿罗汉果,得到解脱。”

“常持于净戒,福慧自庄严。”佛的三十二相,共同的因都是从持戒而来。慈老法师说,如果不持戒,想得一个生癞的野干狗身都得不到的。《华严经》中也讲:“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由此可知,戒是解脱成佛的根本,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持戒功德的。

在《杂宝藏经》当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涅槃七百年后,北印度罽宾国有一条名叫阿利那的恶龙大兴灾害,两千位阿罗汉各显神力也无法将它赶走。有一位叫祇夜多的尊者来到恶龙所,三弹指说:“汝今速去,不得住此!”恶龙听到尊者的话立即离开了,片刻也不敢停留。

诸阿罗汉问祇夜多尊者:“我们都已经证得漏尽平等法身,为什么只有你能降伏这条恶龙呢?”祇夜多尊者回答说:“我从凡夫以来,严格持守佛制的禁戒,护持微细戒如同杀盗淫妄四重戒一样,我想是这个原因吧!”

了解了戒的功德,我们还要懂得持戒要以智慧为指导。持戒的人一定要培养菩提心去关照别人,不要单单为自己持,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来持戒,这就是有智慧。

我们对于戒法应该具足这样的信心:解脱成佛的路上,一定要以持戒为舟航。如果大家能发起来受戒持戒的心,相信一定会很快得到修道的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犯戒堕鹦鹉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三、思惟暇满难得。 闲暇圆满的人生是难得的。前面两个...

一个人会破戒,前兆就是放逸

十五、放逸者。于染不防,于净不修,肆纵流荡为性;障...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慈航法师:做一个完全的人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叫做:怎样才叫做一个完全的人?,诸...

生活在别人的口中,这样的人多没智慧

我们学《地藏经》就知道,佛菩萨都是在利益众生,而凡...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别杀我孩子 900万母亲血泪控诉

每年有九百万母亲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们的孩子生...

【佛教词典】身器

(术语)身是受诸法之器,故云身器。行事钞上三之一曰...

【佛教词典】慧方

(一)(629~695)唐代僧。牛头宗第三祖。润州(江苏)...

最美的服装与最好的化妆品

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羽衣裳;更不...

这句佛号怎么念

这句佛号怎么念呢?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

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 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人生三大陷阱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如何理解「以摄心专注而念」

问: 如何理解彻悟大师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一...

真正障碍往生是带有执着的妄想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

婆媳关系中的修行

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丈夫、融洽的婆媳...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