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2020/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念法费时短,而所得功德却无尽大

【原文】

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而不必终日泥,十念法门是也。盖修持法门有九品,人人皆可以修。虽罪恶之人,佛亦不弃。回心向善,则为善矣。

故此十念法门,人皆可以通行。譬如久为暗室,一灯照之,则为明矣。故虽杀牛屠马之人,放下屠刀,亦可以修。所以修者不难,亦不妨一切俗事。故在官不妨职业。在士不妨修读。在商贾不妨贩卖。在农人不妨耕种。在公门不妨事上。在僧徒不妨参禅。凡一切所为,皆不相妨。

故曰其修持工夫,见于早晨一茶之顷耳,遂可以为万万劫不坏之资。人何为而不修乎?

今有贩物者,一钱而得两钱之息,则必自喜,以为得息之多矣。行路者,一日而及两日之程,亦必自喜,以为及程之多矣。是于外物小有所得,而知其喜也。或两钱而得一钱之价,必忧之,以为丧本。

两日而及一日之程,亦必忧之,以为费日。是于外物小有所失,而知其忧也。何于吾身之光阴有限,则汩没以过,其失大矣,而不以为忧?于净土之因缘难遇,幸而知之,其得大矣,而不以为喜?是徒见小得小失,而知忧喜。及得失之大者,则不能知。

何不思之甚也?况不费时刻,用力甚少,而收功有不可尽言者,人何为而不修乎?此时不修,可痛惜哉!可痛惜哉!

【演莲法师译文】

说到修学净土法门,有从义理上去体悟的,有在形迹上去行持的。从理上说,净业行人,在日常生活中,凡存心行事皆不脱离净土的理念,这就是前一篇中所说的。但若论形迹,只要每天能有早晨喝茶的片刻工夫也就行了。不必强调要整天修持。这片刻工夫就是指的十念法门。

因为修持净土法门的成就分有九品,所以人人都可以修。纵然是罪大恶极的人,佛也不忍舍弃。只要造作恶业的人能冼心革面,回心向善,也同样可以转化为善人。故此十念法门,人人都可以受持。

譬如一间久不透光的暗室,只要点亮一盏灯,当下房间就明亮了。所以即使是屠马杀牛的人,能放下屠刀,也一样可以修学佛法。可见修净土法门并不难,而且也不妨碍世间一切俗事。做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公职,读书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修读,经商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生意,务农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耕种,当公务员的人修十念法门不妨碍他的事务,乃至出家的僧侣修十念法门也不妨碍他参禅。

无论做什么行业,与修净土的十念法门都不会有碍。因此论及修持十念法门的工夫,只需早晨吃茶的片刻时间。而这片刻修持的工夫,就足可以成为万万劫永不朽坏的资粮。有这样大的功德利益,人为什么不肯去修呢?

每见有做小买卖的人,花一钱的成本而得到二钱的利,就喜形于色,以为已赚得很多了。走远路的人,走一日就赶上了二日的路程,心里也必欢喜,以为自己所走的路程比平常快多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得就知道欢喜。假如花二钱而买到只值一钱的物品,他心里必然就会懊恼,以为这太亏本了。

走路的人,要是走两天才仅及一日的路程,心里必定也会苦闷,以为这样走路太费时间了。可见人的心理,对于外物,只要小有所失便会忧恼。然而,有许多人却把一生中有限的光阴,白白地糟蹋了。对于这样大的损失,反而不觉得痛心。至于净土法门,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殊遇,今日幸而能够得知,所得的利益可大了,反而不知庆幸欢喜。

这是徒然只会计较小得小失,及至关系到大损失大利益,便一塌糊涂了。怎么会这样没头脑呢?何况修学十念法门,费时既短,用力不多,而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却有说不尽的大。人为什么不肯发心去修学呢?值此时节因缘而不修不学,真是可痛惜啊!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宏海法师:观无量寿佛经

(第一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好人天照应!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大约十年前,父母开始信佛,他们不是那种只知道烧香求...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

生命的真相是什么?生命不过是灵魂随业流转而不断生生...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

【推荐】谦卑是修行人一生的功课

人生的每一种境界,都是修行,修什么呢。修谦卑。记得...

【佛教词典】财首菩萨

(菩萨)财首菩萨自说往因,无量世过去有佛,名释迦牟...

【佛教词典】孔清觉

(1043~1121)白云宗之创始者。宋代河南登封人。自称...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

改变外在的环境,不如改造我们的心念

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

佛陀度化玉耶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

虚云老和尚的禅风

今天给各位介绍虚云老和尚及其禅风。虚云老和尚的前生...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

念佛时妄想纷飞,该怎么办

问: 我念佛时妄想纷飞,都是对世间的贪瞋痴,想清净就...

做人的七品

生而为人不能没有品,没有品,生活就会与现实脱节,就...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