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净旻法师  2020/07/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一定会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最好的养生方案贡献给父母。这都是人之常情。那么作为佛来讲,他是一个大孝的人,他以最无上的法门来供养他的父亲。

在《观佛三昧经》中,世尊告诉他的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利益:

第一种,口说十二部经,以法布施利益众生,能够灭除众生的无明暗障,打开智慧之眼,生于诸佛面前,尽早证得无上菩提佛果。

第二种,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和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这些光明相好,不论是总相(总体身相)还是别相(某一相好),无论是现在佛还是过去佛,都能灭除四重(杀、盗、淫、妄)、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之罪,永离三恶道,随其心意所愿乐,常能生于净土,以至究竟成佛。

第三种,劝父王修习念佛三昧。”

父王问佛:“佛的果地功德,真如实相第一义谛真空妙理,为何不让弟子行持呢?”世尊告诉父王:“诸佛的果地功德,有无量深妙境界和神通解脱功用,不是凡夫修行所能达到的。父王虽为国王,实乃凡夫,所以劝父王行持念佛三昧。”

父王:“念佛能有什么功德?我不相信!”

佛陀:“你可是我亲爸,我还能骗你吗?”

佛陀对父王说:“好比一片方圆四十由旬的伊兰林,在伊兰林里有棵牛头栴檀,但还是一根芽,没有破土而出,藏在地层里面。这伊兰林只有臭味,没有一点香气,如果有人吃了它的花果,就会发狂而死。

后来那棵栴檀的根芽渐渐地生长,当它才将成树时,就散发出非常浓郁的香气,顿时改变了这一片臭秽的树木,使它成为了香美之境。众生一见到都生起稀有之心。这样一种彻底转臭秽为香美的作用力,就好像是念佛的功力。

一切众生在生死当中,念佛的心,也如同这牛头栴檀一样。刚开始好像是在地层里的栴檀,还没有出土。但是它在地层里潜滋暗长,不断地蓄积势力,到最后决定能破土而出。

同样,心里只要一直相续不断地系念,最后决定能超出三界、生到佛前。只要一得往生,就能改变生死林中一切诸恶的面貌,也就是自身上无数的烦恼业习的臭秽之气,全部都会止息,变成大慈悲的心,如同旃檀树改变了伊兰林。”

所说的“伊兰林”,是指我们众生相续中贪嗔痴三毒和惑业报三障,有数不到边际那么多的、很重的罪染,所以就譬喻成方圆四十由旬的大森林,里面都是惑业苦的杂染,只有臭秽,没有一点香气,一沾到它就会发狂而死。譬喻众生五取蕴相续的全部都是苦和苦因,都是缘于我执发起的三毒、三障,没有一点好东西。

“牛头栴檀”,就是指众生在福缘成熟时,遇到了念佛法门,发起了念佛的心。这在一切念中是最好的念,由于不断地忆念佛,就转了念贪嗔痴的心,或者说一心念佛,潜滋暗长,这就是个香美清净的法。因为念念都缘着不可思议的佛号,所谓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就是佛号不可思议的功力。

“才欲成树”,是指这些念佛众生,只要能做到一念接一念不断地念下去,这样积累到一定的量,就能够生到净土,彻底转变生死中惑业苦的处境。

往生以后,彻底地消除了惑业苦的杂染,连一念计我和我所的心都没有。之后,那就是香光庄严,无量的功德海会不断地出现,在自身的心和境界里面全部都是清净的境相,有这样彻底转染为净、转凡成圣的功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个绝对不能理解说净饭王根性比较低劣,只能念念佛。别的微妙法门他不堪去承受,或者说他还修不了,只能念念佛。那你这就是真的谤佛,谤佛的父亲。只有等觉大士才能示现成为佛的父亲,不是说张三李四都能去做佛的父亲、佛的母亲。

像摩耶夫人,千佛之母,过去迦叶佛、未来弥勒佛都要摩耶夫人去示现做他的妈妈。人间没有第二个女人有这种福报成为佛的母亲。所以,她45岁走千万不要认为说佛的妈妈这么没福报,怎么45岁走,对她来说,任务完成了,如释重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要看他妈妈到哪里去了,往生忉利天中。到底忉利天的福报大还是人间的五浊恶世福报大。她在人间是在受苦,不是在享福。所以对她来讲,45岁走真的是我们要拍手的。

当然,诸佛菩萨两面示现,他不让你找到任何诽谤的机会,所以,妈妈示现45岁走,爸爸就示现93岁走。

这是一个我们一定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向爸爸推荐的法门,一定是法门中最好的法门,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尊重念佛法门呢?怎么可以轻慢它呢?这是佛向父亲推荐的法门,我从这个角度来推广念佛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为何平时就要常念佛

自性坚定、清净,是西方义 自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是...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

十二光佛度众生,一句洪名摄十二光

阿弥陀佛又称为十二光如来,其光明威神,欲广叹述,虽...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引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说: 「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学佛不是不顾家庭,而是让人看破

在学佛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单顾自己不顾家庭,那是不...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

【佛教词典】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

凡四卷。宋代施护译。略称护国尊者所问经。收于大正藏...

【佛教词典】故苦

(杂语)旧苦也。智度论十九曰:新苦为乐,故苦为苦。...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大迦叶-头陀第一

树下生伟人 假若有人从两千五百年前到现在肉体还活在...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诚念观音圣号,助我顺利生产

《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自学佛以...

乐于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大宝积经》中,佛陀对弥勒佛说:应当观察喜欢睡觉的...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

吃葡萄的哲学

在一个果实飘香的秋季,一只老狐狸无意间经过一个四周...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