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成观法师  2020/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何谓业障?所谓业障是指:举凡能障碍我们于世间及出世间的善事令不得成就,或令我们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全、安乐的恶业或罪业,统称为业障。

例如:于出世法中,有些业能障我们起正信,有些业能障起正解,有些业能障起正修行,有些业能障正精进,有些业能障正定,有些业能障正智生起——这些都被通称为业障。又,于世间法中,有些业能令我们身、或心有所欠缺,因而不能得到健康、安稳及自如地使用六根,乃至不能得世法中的种种成就,而障碍幸福快乐,这些也都总称为业障。

然而一般最单纯的所谓障,是指障碍菩提道而言,佛法中通常说修行有三种障碍,简称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我们常念的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此句中的三障即是指此三种障而言。烦恼障是指贪瞋痴等烦恼,能扰乱心神,障蔽正道,所以称为烦恼障。业障和报障是不相同的。

业障通常是今世或过去所造的身口意之恶业,成为潜伏性的,在修行的时候才会起现行而障碍修行;报障则通常是过去世所造的恶业,今世已成熟而受果报,如受报为畜生、饿鬼、地狱的三恶道报。但报障不一定是三恶道报,人道中也有许多报障,例如:报主虽生为人,而在身体上受到聋、盲、瘖、痖、六根不全、缺手、断脚……等的果报。

人若聋哑,则障碍他念经、念佛;若盲眼,则障碍他看经;若缺手、断腿,则障碍他拜佛、打坐。或有的在心理上,生来即受愚痴、弱智、白痴、癫狂、精神分裂,乃至无信、谤三宝及世智辩聪等皆是属于报障所摄。

此外如生于长寿天、北俱卢洲,此二种为贪享世间而障碍修行;以及生于边地(无佛法之处),以及佛前佛后(无佛法之时代)都是妨碍修行的报障。

修行的障碍,除了以上的三障以外,还有所谓的几种障(事障及理障);三种重障(我慢重障、嫉妒重障、贪欲重障),以及三种烦恼障(皮烦恼障、肉烦恼障、心烦恼障——即三界之思惑、见惑、与断常二见),此外更有修定三障(昏沉合蔽障、恶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饿鬼三障、法障、及魔障等,在此无法一一详细游说。……

现在总括来复习一下,所谓魔障就是天魔、或恶鬼神为魔所使,乃至怨亲债主现身来障碍修行。怨亲债主为何要来障碍你?是因为你以前亏欠他,而你现在得到修行的因缘,很可能就此解脱,于是他就讨不到债了,所以赶来障碍你、留难你,让你跑不掉;就好像快过年的时候,米店、油店、菜市场及杂货店的人全都来要账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鬼神障。鬼神为何要来障人修行?其动机与魔障类似,但有差别。鬼神之类如妈祖、还有什么公、什么妈、什么爷、什么将军之类,其实都是欲界中地居天的鬼神,他们虽能飞行,但主要还是栖息于地面上。天界则不同,天人是栖息在天上的。另外常听到的天龙、夜叉等多数也是栖息于地上或河海之中。这些鬼神之所以要障人修行的最主要原因是嫉妒——一般恶心众生,看到人修行时,不是欢喜、赞叹,而是眼红、瞋嫉。

至于魔为何要坏人修行,因为我们欲界众生都是在欲界第六天之下,为魔所统属,属于他的治下之民,你若修行,就极可能超生净土:姑不论其它,你只要一入初禅,你在整个众生界的地位就超过了欲界魔王波旬,因为得证初禅就出离了欲界,达到色界,而色界是在欲界之上的,因此你若能证得禅定,就已超越了他。这对他而言可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他的治下之民却跑到他的头上去,所以他一定要设法来破坏你修行,尤其你若是修禅定解脱的,则更要阻挠你。

再换句话说,若你修行成就,得到解脱,离此欲界而去,他的眷属便减少了,他的势力也减少了。是故,你要想移民到色界去,没那么简单,须得通过他那一关。魔王有如黑社会头子一般,你一旦入了黑党而想要脱党,即是叛党。只要他吆喝一声来人啊!拿下去!你就无可遁逃之处。同样的,对魔王而言,你一开始修行,就是有意要脱离他的掌握,于是他就会派一群魔子魔民来破坏你,使你遭遇重重磨难。因为如果大家都修行而从欲界移民走了,他如何还能称王呢?他的眷属减少就代表他的势力减小。由此看来,其实我们现今都在魔的治下苟且图生,随顺种种魔业,以此轮转不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熏习的好处,我是自己证明的

《大乘起信论》讲熏习修。你感觉你哪一样烦恼重,你就...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最适合我

虽然同样是学佛,但是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种种宗派,...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推荐】娑婆世界修行的三大困难

我想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佛法修学的法门是广大的,所...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问: 回向是随时随地,早中晚都回向,还是统一到晚上...

【佛教词典】酒

(物名)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

【佛教词典】十想

【十想】 p0098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一云:十想、谓...

善意可贵,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

圣严法师《平安的人间》

自序 法鼓山推动「建设人间净土」的社会运动,是以心...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的启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作为净宗根本经典之一,是释迦牟...

跺脚念佛与念「弥陀佛」如法吗

问: 有许多居士以腿不弯曲、类似蹦的形式来几天几夜地...

不准时的公鸡

从前,在波罗奈国的西北地区,有一位全国闻名的老师,...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

进步哪有退步高

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地狱有八,名地狱异。 一、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