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圣严法师  2015/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化解当下的情绪

所谓“老僧入定”,是指在定中不会有情绪,但是在平常生活里可能还是会有情绪,不过这个情绪不会浮动。一个有修行的老僧,在情绪还没有浮动之前,他心里已经有感觉了,当有了感觉,他会用方法不让情绪浮动。

事情不公平也好,公平也好,无论怎么刺激,修行的高僧会用方法与观念来转变、调整自己。因此从表面上看,老僧炉火纯青,是看不出情绪的。

但他们有没有情绪呢?可能还是有,但是情绪已经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他人,不会脱口骂人,也不会动不动就表现出愤怒的模样,这种应该就是有修养的人。

但是,有时在必要的时候,老僧也必须表现出愤怒相,可是当下他的内心并没有愤怒,目的只是为了使众生的情绪能够冷静,愚痴能够开朗,就是所谓“当头棒喝”。这有可能是一种方便法,他的内心不会有情绪。我也看过有这种老僧,骂徒弟骂得好凶,转过脸来却是慈祥的,一点也没有生气,这就是他的一种表现方式,并不一定是内心有什么大的情绪。

让心安静下来

要安抚自己的情绪很不容易,如果情绪已经升起,要再设法安抚下来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候,只有想办法赶快脱离使自己产生情绪的环境,远离不舒服的状况,让心安静下来,保持头脑冷静,慢慢地情绪就会稳定下来。如果不赶快回避,就不容易按捺住已升起的情绪。

面对不同于平常的状况,如果会使自己痛苦、兴奋或是愤怒,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当下的情况。若与人发生争执,正在气头上的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而继续争吵,此时劝架的人无论如何都要拉开双方,让彼此听不到叫骂声、看不到表情,等双方都冷静下来,情绪就安定了。

所以,冲突发生的时候,最好有第三者来劝一劝,如果自己有智慧,不妨先道歉,说声:“对不起,我相信你有理,不过我也有点不高兴,现在我们都在生气,有理也说不清,能不能等一会儿彼此冷静下来之后,大家再好好谈。”如果能这样处理问题,会比较好。

对于情绪,最好能够化解、融化,我们讲要消融情绪,而不要控制情绪。

不要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是指有情绪却不让它发出来,拼命地别住,别久了就会爆炸,爆炸的时候可能发疯、发狂,发生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事。这就好像锅子里面装满了水,在下面加热让整锅水沸腾,上面却还用盖子紧紧盖起来,这样不让热气散发出来,锅炉可能会爆炸。所以,一定要采用疏导的方式,让它有发泄的地方。

而消融情绪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发泄情绪,另一是疏导情绪。疏导是让情绪有个柔和的出口,而这个出口是用来化解情绪的,并不是让情绪爆发出来。

至于怎么化解呢?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只是眼睛老是看着、耳朵老是听着、心里老是想着,而要赶快脱离让自己产生情绪的情境,然后借由念佛、数息或打坐、拜佛来分散、移开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就是在化解情绪,而不是控制情绪。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

这个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佛学漫画】持安忍

持安忍...

六种不良情绪让健康亮红灯

负面情绪一:承受压力 经常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恨是毒汁,不仅毒人,更会毒己。 因为恨,少年时,也曾...

知错能改的村长

有句话说「心净则土净」。一念心平静,就是心灵的清净...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

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

圣严法师《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佛教词典】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九卷,清彭希涑撰。彭希涑是彭际清(1...

【佛教词典】二惑

【二惑】 即见惑与思惑。见惑的见,是推度的意思,即以...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

【推荐】不眷恋,也不逃避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论注》中,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是讲阿弥...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