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  2020/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界法师答:念佛三昧,得看他有没有理观。如果他没有理观,念佛三昧那可能就是事修,可能就是一种禅定。如果你今天没有理观,那就是纯粹的禅定。真如三昧是有理观的,那是定中有慧的。定中有慧那个定,它不容易破坏。

如果你只是通过“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你没有理观,这种完全纯禅定创造出来的三昧,它很容易破坏的。你事情一多、工作一忙,你没有时间念佛,它就破坏了,它很脆弱的。或者有人跟你吵一架,你去念佛,你就不好念了。

所以,没有理观的人,你晚年必须要很小心保护你的善根,因为你的善根很脆弱,你的心完全靠禅定专注来摄心的。那如果有理观的人,就算别人跟你吵一架,你理观生起来,本来就没有这些吵不吵架的问题。你只要把心带回家,从一念心性的角度,这些都是如梦如幻的影像,你马上跟它脱离。

所以理观的智慧就是,它处理事情容易跳脱过去。你如果没有理观,临命终万一你儿子跟你哭一下,你怎么办?你女儿跟你哭一下,或者你想到什么事,你说我赶快提佛号,恐怕未必过得了关。

有理观的人看事情,他会把心拉到一种最安全的地方来看。今天所有的事情,你说它很严重它就很严重,你认为它本来就没有它本来就是没有。这个本来就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

所以佛陀今天就告诉我们一个安全的位置,就是说,人生,要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它对你是最有利的?就是安住一念心性。你不站在这个角度,你只能落入因缘所生法,那就不好处理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

如何才是决定往生之道

问: 我们陕西这边,很多学佛多年的同修,因为念佛至...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

不要因为念佛太简单,就认为它很低级

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平等普度,含摄一切众生,大造之中...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修行很简单,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蕅祖的批注: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

生活安逸发不起厌离心,念佛不恳切,该怎么办

问: 弟子按照印光大师说的耳听心念的方法来念佛,但是...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佛教词典】北洲寿量

【北洲寿量】 p0527 俱舍论十一卷十八页云:此诸寿量、...

【佛教词典】地种

凡具有坚性的物质都属于地,因这种的坚性周遍于一切物...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病的菩萨

壬三、文殊问疾相(三番问答)(分三科)癸一、问疾体...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我们常说认识感情动物,人有七情六欲,欢喜、愤怒、痛...

短暂的十念佛号怎能灭除这么多的罪业呢

《阿含经》曾说有一大富长者,他的儿子因感情受挫折而...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

平衡膳食,辩证用膳是中国传统营养学理论的精髓,在膳...

圣严法师《持诵观音圣号的法门》

观音菩萨的法门一共涵纳七个法门,至深的是《楞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