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宏海法师  2020/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宏海法师答:忏悔法门是佛法的初门,也是佛弟子一直修的加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就有忏悔业障。忏悔的前提必须要有惭愧。身为一个佛弟子如果没有惭愧心的话,就根本发不起忏悔的步骤。因为你觉得根本无妨,所以就肆无忌惮。

惭和愧要分开来说。惭是说,我做了坏事以后,自己心里过不去,就有了惭耻之心,这叫做惭。愧是说,我做了这个事,自己感觉不对,别人知道以后指责我,我心中因此有了愧疚之心,这叫做愧。惭愧是有差别的,于己有惭,于人有愧。有这个心态了,你修行才有上道的因缘。

如果你连惭愧都没有,就没办法入道。因为你没有惭愧心的话,就听不进劝告,心中满满的都自以为是,那就没办法被度化。所以惭和愧又是七圣财中的两个。出家人的袈裟又叫惭愧衣。印光法师常署名叫做常惭。这都是修道人应有的态度。

那什么叫做忏悔呢?忏叫做陈露先罪。就是我把自己造的恶业,今天借机赶紧向十方诸佛菩萨善知识坦陈发露出来,叫出罪。我们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这就是忏。什么叫做悔呢?就是改往修来,从今以后再不造了。

《忏悔文》里面说“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等等这些,发愿说“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都要回向成就菩提,成就佛道。这个就叫悔。所以,忏悔细讲的话,也是两个心所。这叫惭愧和忏悔。

当我们要想修忏悔的时候,首先你要生起惭愧心,这样你才会想到要修忏悔法,以及如何去做忏悔。还要生起恐怖心。因为我造了这个恶业,将来我要生到三途里边,要堕无间地狱,你感到害怕,这样才有反转的作用力,让你虔诚地去忏悔。

再就是要生厌离心。为什么我要造这个恶业,因为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不净的,有染污的。我具足了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皆由无始贪嗔痴”,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厌离心。然后再发菩提心。为什么要惭愧、要忏悔呢,我为了要成就道业。要念报佛恩心,为了报佛之恩。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如法地发起忏悔。忏悔能够消除罪障,能够遣除违缘,这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怎么忏悔呢?一个是取相忏,就是见到佛的圣像,你去礼拜、去忏悔。每拜一拜,都生惭愧忏悔心。或者念《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弟子皆忏悔”,这样拜下去。

还有一种作法忏。比如说在僧团里边,你犯了过失,或者在戒律上有毁犯,那会作一些法。作法就是按照佛制的规矩,圆满地完成这个秩序,大众成就你发的这个忏悔,出罪。忏悔得清净。

最根本的一种叫无生忏。我们现在基本上达不到。所以最好的忏悔法,最根本的就是去拜佛。拜佛最好能够见好相。比如说拜着拜着,好像佛一下子给你现瑞,给你摩顶,或者梦里给你讲法……等等诸如此类,那就说明你忏悔法修得清净了,已经忏悔,罪出了。

另外从因果受报方面来讲,你造恶业造得很猛烈,还生不起来惭愧忏悔心,那将来显现受报的时候也会很猛烈,足斤足两的受报。如果我们造了些恶业,一直生惭愧心,特别难受,实际上这就是在遭受果报。在这个受报的过程中,就消业了。

所以忏悔的心本身就是一种忏悔的过程。就怕你盲目的修法,连悔过的心都没有了,这就很危险。即使道心比较足的人也难免犯过失,犯了过失,只要能忏悔,将来恶业来报的时候,就不是那么足斤足两了。或者说只有因缘,不会正受果报了。因果也是不可思议的。

有的同修道友,他犯过失,会不断地说:哎呀法师呀,我的心不清净,我又打妄想呀,我不能静下来念佛呀。每天无边无际地抱怨。我说,首先我们不能用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才学了几天佛,马上就要一念不生没有烦恼,怎么可能呢。

在娑婆世界,人人都有烦恼,都会犯业障,还要造恶业。那怎么办呢?念佛。念佛就是一种忏悔。经典里面讲到了,诚心念佛一句,念念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也是忏悔呀。诵经也是忏悔。

再比如说,你毁坏了什么东西,那可以加倍地在三宝地做供养,或者去助印经书,弥补你造的恶业。比如助印《十善业道经》,希望大家都造善业,这也是一种忏悔的方法。你杀生了,就用放生去忏悔杀生的罪业,这都是忏悔。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有的人修行比较清净,会产生悔障。什么是悔障呢?就是他本来清清净净的修得很好,突然间犯了一个大过失,然后他就不能原谅自己,没完没了的悔过,弄得修行都进行不下去了。这就成了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明白无生忏的原理,就是观罪性无生,没有善恶业的差别,一切法都是平等的,冤亲也是平等的,观罪性空。我们以为这个是罪业,谁规定这个是罪业呢?

文殊菩萨就行过这个法。原因是,有五百个菩萨已经得了宿命通,看见过去世自己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甚至是五逆重罪,就受不了自己了,悔恨难当,怎么也过不了这个坎。于是文殊菩萨就跟释迦牟尼佛演了一出戏。文殊菩萨拿着剑去砍释迦牟尼佛——这个叫杀佛出佛身血,五逆重罪呀。释迦牟尼佛就给他说:文殊文殊,你要害我,你要善害,不能恶害。让他观“谁为害者,谁为被害”,就是观三轮体空,罪性无生。这样一来,这五百个菩萨发现,虽然过去造了那么多的罪业,但罪性无生,马上就证了无生法忍。

我们很多同修也是这样。他一件事情后悔挂碍得没办法了,你就给他讲,你不要太执着不放,过去心不可得,罪性本空。一下子把盖子揭了,他的道业就增进了。当然这个法是真正到了这个境界才能修。你在没有过失的时候,不要以为干了坏事,再用这个方法想一下就过去了。这样可不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发愿要发实事求是的愿

问: 请问我发愿,工资除了家人简单的生活之外,全部拿...

没受戒念佛能往生吗

问: 在家修行没有受过居士戒,如精进念佛能否往生西...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问: 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

怎样念佛才更有效果

一、高声念: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

大安法师:助念与往生的关系

问: 有的助念团说助念也有师承的,通过一些其他一些...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毁灭福禄的六个日常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尚造作...

太虚大师:八识规矩颂讲录

【开 题】 八识规矩颂,将八识分成四类说明:第一类是...

理解观世音菩萨的四个要点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与他的慈悲威德深入亚洲人心目中,他...

【佛教词典】金刚因菩萨

(菩萨)Vajrahetu,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位于西...

【佛教词典】能所引生

能所引生者:   一、无明及行,名能引支,能引识等五...

一位疯婆婆念佛痊愈的故事

佛号光明不可思议,功德亦不可思议。通过念佛真的能治...

如何看待2012末日的传言

问∶ 如何看待2012世界末日的传言? 慧律法师答∶ 这...

养肝护眼的六个方法

肝脏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为肝脏不但掌管着造...

慧远大师三十年迹不入俗

净土宗祖师在信愿行方面的理论积累和实践上,给我们提...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女性学佛后是否不能打扮

问: 女性学佛之后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师答:...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

别跟情绪互动,否则人生没完没了

我们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绪。我告诉你,处...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长,变成反面就不妙了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 这里提到古书的《韩...

【推荐】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心态决定你的状态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歪打正着

人的一生,谁都难免会犯错,不同的是面对错误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