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大安法师  2020/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不敦伦笃行,纵念佛亦无往生之份。南阳慧忠国师说:“佛法大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三岁小儿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有求必应,真能达到吗?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确实念佛行人要敦伦尽分。“敦伦”就是:刚才讲的五伦关系,各有自己的道德、义务,你一定要去作。“尽分”就是:你的社会身份——你在什么位置上,你就行什么位置上的事。君子,思不出其位。这些都要去作。那么这就是我们净业三福的第一福。

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我们去作,“三岁小孩都能说,八十老翁行不得”。这句话是鸟窠禅师说的——对白居易说的。这句话呢,小孩子都能说得出来;但是八十老翁要真正作到这两句话,还是作不到的。

因为诸恶的范围包含的内容太多了。我们的杀、盗、淫、妄、酒,这还是粗一点的;那细微的,你光偷盗这里面的恶,都有很多很多的类别,很微细。

就是这个戒律——止持的戒,我们最多持一些比较粗一点的;那到了细一点的,我们都没办法持,甚至你都察觉不到。甚至你作了,你还以为你作了善行,你都察觉不到。所以“诸恶莫作”,实际上想作到究竟清净,是作不到的。

“众善奉行”,善行也有无量无边的善行,你想去把它圆满,也是很难作得到的。所以八十老翁行不得,是有道理的。“行不得”,不是说他不能作。这两句话,什么人都能随分随力的去作,但是要把它作得圆满是很难的。如果你把这两句话作得圆满了,那你也就成佛了:唯佛才能圆满。

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那种略说戒的四句话。那原来的比丘道德、善根深厚,这四句话就是他戒律的总纲,他用这四句话就能断烦恼。那以后烦恼越来越重,这四句话还让他理解不了,然后就开始细分为戒条。二百五十条戒、三百八十四条戒,这样过来的。

所以我们随分随力的去作,首先你从三皈、五戒开始,十善业道开始,怎么使身、口、意三业偏向善的一面,避免恶的一面。作不到的地方,你都一揽子交阿弥陀佛给我们包干。我们就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把这几句话完全的圆满。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生净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议的圆顿法门

【原文】: 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

问: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

1.生平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一字讷堂,...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问: 怎样才能做到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答: 自责汝心...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藕益大师含泪念佛

我看蕅益大师的传记,蕅益大师24岁出家,25岁开悟。他...

心中的佛可否带我们到极乐去呢

问: 佛教都在说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无别法...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平时深信切愿,睡梦中也能往生

问: 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

【佛教词典】圆觉会

(行事)禅林有圆觉会。拈提圆觉经也。...

【佛教词典】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诸欲无常虚伪不实】 p1356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诸欲...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

要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千万不要意淫。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惟贤长老《学习唯识对净土宗念佛之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唯识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识是讲什么的?唯识的中...

【净土圣贤录漫画】身患重疾无痛苦,端坐莲华往生去

往生圣贤传--朱氏...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达摩大师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佛学常见辞汇(十九画-卅三画)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

圣严法师: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有人问起,做生意不能说实话,所谓老王卖瓜,自吹自夸...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中国的宗教市场非常非常的广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