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憨山大师  2021/07/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

从上佛祖,未有不由二行,得出生死者。是以释迦世尊,历劫勤修难行苦行,我等旷大劫来,于生死海,头出头没,舍身受身,不可思议,皆是虚生浪死,何有一毛真实行门,若有寔行,则定不似今生,者头面也。回光返照,猛自思惟,岂不痛哉?

禅人今幸仗夙缘,早得脱俗,永离苦海,又得安居名山,诸祖说法胜道场地,此万劫难遇之缘,正是饥逢王膳,病遇医王,自当庆幸无量。即尽此形寿,拌舍一生,作此功德,已胜百劫千生,空过无益也。

禅人当信老人言,自今之后,发坚固不退之心,持勇猛刚强之志,尽自己色力,量自己才能,办一片肯心,任缘随愿,耐心耐烦,忍苦忍劳,即一日成就一种功德,已胜一生空过矣。

禅人自说身弱神疲,不能任事,古人贵在心力强愿力大,不在色力健不健也。今虽小恙不为大苦,若造恶业,堕在三涂,即求今日,以小病小恼之身心,求作福田之利益,不可得也。佛令众生,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正是今日策发精进幢也。

古德云:“宁有法死,不无法生。”纵舍此身命,作此妙行,犹为般若舟航,可到彼岸,苟不勉力强志,可谓虚负此生。既到宝山,空手而归,岂不惜哉!若能安心于无事,则心空,心空则神不竭,神不竭则身不劳,如此是为无作妙行,遇缘即宗,定不为日用所,头头成就大解脱门矣!当谛思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

造善业时要培养坚定的信仰跟愿力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极乐世界不能用业力去召感

净土宗的人有一个盲点,以为修福报就会到净土去,很多...

自利利他是圆满成功的人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明续初心利群生 安住正念修自我,说的...

【推荐】愿力变事实--往生者的托梦

在肿瘤科当医师的时候,我总是拜托总机小姐白天上班看...

受过菩萨戒,那个愿力会产生一种动力

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呢?因为法性无断绝故。因为你既然整...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高慢心所招感的三种地狱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内心的相貌讲出一个譬喻说:如人...

心中妄念纷飞,要用什么方法对治

问:心中妄念纷飞,应当用什么方法对治? 答:佛在《...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

【佛教词典】无漏界

(术语)无漏清净之世界也。又谓涅槃。...

【佛教词典】识类持种受熏

【识类持种受熏】 p1436 成唯识论三卷十六页云:有说:...

【推荐】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豁达的胸怀

楼下有个杂货店,开店的是位老人,面容慈祥,性情开朗...

黄泉路上无老少,能有几人活到老

原文: 问曰,一生造恶,临终念佛,带业得生,又无退转...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欢喜心听佛法和赚大钱,哪一样比较殊胜

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

把佛号跟四十八愿做连结

问: 忆佛念佛和心想佛号相不相同? 净界法师答: 佛号...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钱财乃五家所有

过去,有一位仁慈的国王,以平等心爱护人民,却不曾出...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