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净界法师  2020/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造作等流果」

造作等流果——纵生人中,爱乐杀生等事。

前面的“领受”是约外在的果报,这个“造作等流”是约你内心的状态,就是等流习气。你过去生杀生,除了让你到三恶道乃至于寿命短促以外,你来生看到蚂蚁,莫名其妙地就有一种冲动,想要把它杀死。为什么?你也不知道,这就是等流习气。

这个等流习气很重要,佛教界论断三世因果都是以等流习气来论。你怎么知道有来生?只要证明有前生就一定有来生,因为你有前生,肯定生命就相续,不可能到今生突然停止。那么怎么知道有前生呢?就是从这个等流习气。

佛教界在解读前生的论述中说,一般世间的医学家,是认为物质创造了精神——你为什么那么聪明呢?因为你的基因比较好,遗传基因好,就是物质影响到你的心态。佛教不同意!佛教认为心灵创造物质,而不是物质创造心灵。

佛教界举一个例子。一对双胞胎,是两个心识、两个生命体同时住在一个DNA,一个受精卵。佛教就问医学家说,同一个DNA发展出两个生命体,这两个婴儿出生时,没有经过环境的学习,但是个性显然不同:一个好动,一个好静;一个喜欢光明,一个喜欢黑暗。你怎么解释这个内心的差别?

如果我们是今生才开始,生命只是个偶然,那么我们所有的功能都是要经过学习才有的,那么为什么同一个DNA的两个生命体,他们两个出生没几天,没有经过很多环境的学习,就有不同心识的差别作用:一个好动,一个好静?

可见,在今生之前,一定有一个生命体。他经过很多的经验,把这个心识遗传到今生来了。否则这两个是同样的DNA,同样一个基因,怎么创造两个不同的生命体出来?

如果物质能够创造心识的话,同样的物质应该创造出同样的心识。其实不是这样子。

所以,佛教认为是先有心灵才有物质,是心灵主导物质。内心当中因为造了不同的业,才创造不同的果报出来。

所以,这个“造作等流”是论断三世因果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说,为什么这人一出生,就特别喜欢打坐?这人特别喜欢拜佛?这一定有前生的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

你有善因好缘,怎么会没有感应呢

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希望能有宗教的体验。宗教的体验不...

【推荐】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

书中语语真实,欲得佛法实益。但以未知净土法门之所以...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

为父母者,不能过度溺爱子女,应以教育子女实践古圣先...

奢华的生活把全人类一网打尽

拼命积累财物的趋势把人搞得晕头转向,失去了冷静思考...

父母恩 你报了吗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

【佛教词典】无余依涅槃界

【无余依涅槃界】 p1082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此有余依...

【佛教词典】福德资粮

(术语)二种资粮之一。修布施之善行为佛果之资粮也。...

药师经四译十二大愿文对照表

1.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 东晋 天竺三藏...

【推荐】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

礼佛拜佛的殊胜功德

礼佛是一种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愿令一切佛弟子从中得...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与灵验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论述佛教般若...

去圣时遥,人根陋劣该如何解脱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

【推荐】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

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

十二因缘

一、前言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闭关的意义

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