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永明延寿大师  202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

问:般若无相,不受一尘,云何广辩四缘及诸因果?

答:夫佛道正法,皆从缘生。故云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若执不从缘生者,皆非正法,悉属外道自然邪见。且心之一法,若无第一因缘者,无有亲生现行果之义,则诸法不成立;若无第二等无间缘者,则无开导引后生义,无有相续,全成间断;若无第三所缘缘者,则心无所虑处,不能牵心用,心无所托,乃心境俱成断灭;若无第四增上缘者,虽具前三缘,若无增上,即成障碍,法亦不生。四缘具足,方成心法。若能明了世间因缘所生之法,方乃见无生之旨,以即生法达无生故。且生法尚不知正因,云何能了无生妙理?

所以《华严钞》云:“缘起深义,佛教所宗。自古诸德,多云三教之宗:儒则宗于五常,道宗自然,佛宗因缘。然《老子》虽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似有因缘,而非正因缘。言道生一者,道即虚无自然故。彼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谓虚通曰道,即自然而然。是虽有因缘,亦成自然之义耳。佛法虽有无师智、自然智,而是常住真理,要假缘显,则亦因缘矣。故教说三世,修因契果,非无善因恶因。

故《楞伽经》,大慧白佛:‘佛说常不思议;彼诸外道,亦有常不思议。何以异耶?佛言:彼诸外道,无有常不思议,以无因故;我说常不思议有因,因于内证。岂得同耶?是则真常,亦因缘显。’

《净名经》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又经云:‘一切诸法,因缘为本。’

《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则真空中道,亦因缘矣。若尔,《涅槃经》云:‘我观诸行,悉皆无常。云何知耶?以因缘故。若一切法从缘生者,则知无常;是诸外道,无有一法不从缘生,是故无常,则外道有因缘矣。’

释曰:此明外道在因缘内,执于缘相以为常住,是故破之,言无常耳。今明教诠因缘妙理,具常无常,岂得同耶?况复宗者,从多分说,所以因缘是所宗,不应致疑。”

故知唯是一心缘起法门,以法无自性,随心所现;所现之法,全是自心。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为缘。所以本末相收,皆归宗镜。何者?“内即是本,外即是末。以唯心义,则内收外;托境生心,则末亦收内。若以法性为本,法性融通,缘起相由,则尘包大身,毛容刹土,故合为一大缘起也。”故知有智慧无多闻,有多闻无智慧,俱不达实相。闻慧具足,真见心原。

又经云:“若欲学般若,应学一切法。”以色无边故,般若无边。又经云:“若欲了达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者,应当学般若。”《智论》释云:“不破四缘之义,唯破四缘之执。如水中之月,不破所见,只破所取。”

故知但有能取执情,则非幻而成幻法;若成无所得慧,则非幻尚自不生。执丧情虚,万法无咎;般若真性,何所滞乎?如《大涅槃经》云:“菩萨善知诸缘,菩萨摩诃萨不见色相,不见色缘,不见色体;不见色生,不见色灭;不见一相,不见异相;不见见者,不见相貌,不见受者。何以故?了因缘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永明延寿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对心的五种描述

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是由我们的心来指挥。我们的心性...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见,是名真心

参禅人,由散乱心,参到有心,只有参禅心,无妄想心。...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要先「离一切相」,才有资格谈「即一切法」

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我们不净观,第一个观,观我...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徐恒志居士:学佛者的苦闷

从来学佛的人,常常会发生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 已认...

想了生死必须要念佛念到底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佛教词典】僧伽婆罗

(460~524)梵名 Sajghavarman 或 Savghapāla。南齐...

【佛教词典】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佛在兜率天说二咒,闻者不生...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