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大安法师  2024/0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真实心、至极信乐心,愿意生到我的国土,如是乃至十声念佛,都能往生到我刹。若信愿称名乃至十声,不能往生,我不取正觉。唯造作五逆重罪且又诽谤正法的众生除外。

这一愿,直接彰显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的愿心,表达净土法门至简易至圆顿的特质。阿弥陀佛摄受十方众生往生净土,没有施设任何高门槛的条件,单刀直入,但信愿持名即可。中国《周易》以乾坤两卦为核心。乾为纯阳,以“易”为其智慧;坤是纯阴,以“简”为其功能。乾坤两卦的极致就是“简易”二字。乾卦类似无量光,坤卦类似无量寿,阿弥陀佛在接引众生往生上,亦由无量光寿性德流现出“简易”之度生方便。十方众生但信愿称名,不假方便,自然感通佛力,自在往生。

十念往生乃由生佛不二、感应道交显出的妙德。吾人现前一念的体性与阿弥陀佛心体平等不二,吾人是阿弥陀佛心内的众生,阿弥陀佛就是我等众生心内的佛。以信愿称名为能感,阿弥陀佛摄受众生为所应。感应道交,即得往生。

如何才能感得通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呢?此愿即将能感之机表述为三句话: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净业行人宜悉心体会其中法义。

首先谈至心,即是至诚心、真实心。儒家亦云:“至诚感物,不诚无物。”世间法尚且强调真诚感通,出世间法尤甚。净业行人要以至诚心念佛。由于阿弥陀佛名号,是真诚心的结晶,唯真诚才能感通真诚,以虚假的心是无法感通名号之实德的。行人愿乐往生的心,一定要真诚无伪。

第二是“至信心”。至信即是深信,不夹杂任何怀疑。所信法义略有:信凭经中佛说念佛定生净土;信念佛定得诸佛护念;信念佛,临终定得佛来迎接;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转地。至信的内涵,犹如深栽果树,根深故,风吹不动,后结果实,济人饥渴。念佛之人,亦复如是。要由深信,得生极乐。若无信心,空无所获。

第三是爱乐心。具净信心,自然生起爱乐心。“心生大欢喜,自知当往生,得未曾有”,思惟自己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今生侥幸遇到了依靠佛力、横超三界的妙法,油兴好乐之心。如《法华经》中穷子,继承慈父大富长者的家财,骤然富贵一样,得未曾有,踊跃欢喜。

于“至心信乐”心态,自然启发“欲生我国”的愿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对于娑婆秽土,要作牢狱想、火坑想、苦海想、火宅想;对极乐世界,则要作故园想、乐邦想、宝所想、清凉池想;对阿弥陀佛,要作大慈父想。要于真实心中,厌舍五浊恶世一切人事,观照极乐依正二报,恒存思归故乡之心。

具足深信切愿的净业行人,定会精进念佛,如救头燃,每日或三万或五万,乃至十万,行住坐卧不离佛。此愿文所述“乃至十念”是为工作忙碌者,或修其他法门而兼修净土者所设施的方便。包含临终十念与平时十念二种。慈云遵式尊者创立的晨朝十念法,即是依据此愿文而制定的。

一辈子未闻修净土,临命终时,方闻念佛法门,至心称念十声乃至几声,即得成办往生。如屠夫张善和,地狱相现前,蒙比丘开示劝导,至心念佛得以往生,即是其例。平日一边作务一边念佛得以往生者,黄打铁即是其例。

十念实则并不唯指具体的数字。昙鸾大师诠释“十念”的法义,以“业事成办”来表述,甚为允当。意谓这十念是表明往生的净业成办的意思,不必拘泥于到底是几声。

有人认为“乃至十念”乃是指《观经》下品下生者,是针对恶人的。实际上,阿弥陀佛的这一愿含摄十方众生,既有恶众生,也有善众生,当然也包括那些很有修行的人。比如宗门教下兼修净土的人,若具足“十念”,亦属这一愿所摄的范围。如宋代的圆照本禅师、天衣怀禅师、真歇了禅师等。

这一愿体现了阿弥陀佛无条件平等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悲心。然有一类众生不在此愿摄受之列,那就是犯了两种重罪的众生。第一种是犯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父母对自己恩德最大,连父母都杀害,那是颠倒破坏了世间的伦常道德。杀害证果的圣人,对僧团挑拨离间令法事不能成就,以恶心出佛身血,这些行为都是属于破出世间的慧灯。

第二种是诽谤正法的重罪。广义来说,正法就是五乘的佛法,谈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真空妙有、缘起性空等佛理。狭义来说是诽谤净土法门,妄说无有西方净土、没有阿弥陀佛,嘲笑念佛人,说念佛毫无意义,说经中所述纯属幻想虚构,或云方便表法,并无其事,等等。如此谤法,罪过极大。莲池大师曾开示:如果有人一天说一万句话来骂一万尊佛,积满一千年,这样所犯的谤佛之罪无量无边;但如果有人仅出一言,否认极乐净土的存在,阻人念佛,那此人的罪业尤甚于前者

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为什么呢?十方恒河沙诸佛都赞叹西方,劝勉一切众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希望人人成佛,无量众生要依此法门而得救。但现在竟然有人出恶言来诽谤净土法门,这即是诽谤十方恒河沙诸佛,并且令众生不念佛不求生净土,断送法身慧命,这是陷害众生常沉苦海,不得成佛,因此罪大恶极,无以复加。

虽然犯五逆罪和诽谤正法分别都会下阿鼻地狱(又称无间地狱),但其轻重程度是不一样的。若犯五逆罪入阿鼻地狱,那等到此世界毁灭,地狱也随之败坏的时候,此众生就可从地狱出来。若是因诽谤正法而入阿鼻地狱,纵然此界劫坏,此地狱将毁,亦会将此众生转移至其他世界,辗转迁徙,于各处阿鼻地狱受刑,无有出期。可见,谤法罪过极深。

这两种重罪的造作,又区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只造了五逆罪,没有诽谤正法的。《观经·下品下生章》昭示:造五逆十恶重罪的罪人,临终时若遇到善知识为其讲说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此罪人以惭愧心念佛也能往生。说明只是犯五逆罪的罪人,具足信愿称名还是能往生。

第二种只是诽谤正法,没有犯五逆罪。这种情况不能往生。为什么?第一,诽谤正法的罪最重。众生之所以敢犯五逆罪就是因为没有正法熏陶,若能信解正法,了知因果,也就不敢去造作五逆重罪了。第二,既然诽谤正法,就不会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没有信愿,感通不上佛力,自然随业流转了。

第三种情形具犯五逆与诽谤正法这两种重罪,当然就不在这一愿的摄受之列,入阿鼻大地狱如箭射。

又,若同时犯了这两种重罪,以后忏悔改过念佛能否往生呢?对此善导大师有一个开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从抑止门(即从预防的角度)来建言。佛深知这两种罪业的严重后果,唯恐众生造作,所以方便说一旦造作就不得往生,然并不是佛不摄受。从慈悲摄受门来说,若既犯五逆罪,又诽谤正法的恶人还能深刻忏悔,至诚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还是会悲心摄受他往生的。

善导大师称合佛心,作如是解。然吾人静心忖量:若人造作五逆重罪,表明世间福德就荡然无存;又若诽谤佛法,说明其智慧荡然无存。福德智慧一概无有,又如何令其回心转意呢?这类恶人能回心忏悔念佛,恐怕百千万亿人中难得有一个半个,故从极少数意义上来说,可在简除之列。

十念皆生我国愿,体现阿弥陀佛彻底的大慈悲心,以及不可思议之威神愿力。吾等净业行人当生感恩之心,而不能把这一愿作为自己懈怠放逸乃至造恶的借口。亦不要满足于每日只念十声。真为生死的人,宜多多念佛,如决江河沛然莫御。我等的烦恼深重,福薄慧浅,若不精勤念佛,怎么能说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净土情怀呢?信愿一定要落实在持名的行为上,信愿行如鼎之三足,良性互动,如是可稳操往生净土之左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

诸功回向,感鹤西来

唐代法祥法师,同州人(今山西大荔县),少年出家,出...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忙人最简单的净宗早晚课

一、最简单的早晚两个课程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佛号助念过程中,可以夹杂其他吗

问: 常见一些出家师在荐亡助念往生过程中,以超度仪...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得生安养

第九,业重可否往生疑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

要成就法门无量誓愿学,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最方便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

相貌丑陋庄严的前因后果

一个人长相很丑陋,来自于什么原因?来自于他瞋恨,有...

【佛教词典】见道有二

【见道有二】 p0640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然此见道...

【佛教词典】正命

梵语 samyag-ājīva。巴利语 sammā-ājīva。又作谛...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

【佛学漫画】心经

般若心经,正是这至圆至顿的一真法,它直指的正是所谓...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圣严法师:顿悟与渐悟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佛法灭尽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释迦佛是在第九减劫中人寿百岁时降世的,到现在差不多...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