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净界法师  2021/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我们一般叫作理观。理观它是静态的修学,就诸位来讲堂听法师的开示叫作闻慧;回去以后,你慢慢地去思惟消化,转成你心中智慧的观照,这叫思慧。就是刚开始修学之前,你必须从佛法的教理做闻思的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心安住,这个是第一个工作。

我们的心一般是不安住的,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感受活动又会带动妄想,妄想再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禁不起刺激。

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你先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以人天乘来说,它的道理就是善恶的业果。我们刚开始在调整内心时,心中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用这个道理来审量、来观察你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在道中安住。

透过理观的智慧,安住以后,还要有一个引导。你要有一个目标,我们来生要往哪里去?今生已经是不可改变了,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不要再去改造你的今生,如果你够聪明的话,会知道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啊!

你要认命,才可以放弃你的外境,从内心中好好地去耕耘,那是一个广大的田地。当你开始放弃外境,开始在经营你内心时,你的修行上路了,至少你方向正确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时,先从道理的安住,然后从道理中再设定目标,所谓的安住力、引导力。

人天乘的引导是什么呢?趋向安乐的果报,这是我们生命的第一个目标。先不谈解脱,先求离苦得乐。我们从理论的学习,至少在内心产生了安住道,引导到安住业果的道理,引导到人天的快乐果报,这是道的修学,这部分是属于静中修的。等到你理观的智慧具足以后,你就有资格来开始修学法门,这就是所谓的事修。

在人天乘当中,我们要修的法门,第一个是五戒跟十善的法门,透过这个法门来做调伏跟转化。我们内心的颠倒妄想,有很多层次的障碍,颠倒妄想最外层的就是罪业,这一块要先调伏,要先转化。

我们安住了、引导了以后,开始依止五戒的法门,来熏修我们的内心,产生调伏跟转化,从造罪的心转化成增上的善心,善良的心。为什么我们的改变要依止法门呢?因为我们自己已经失去了改造的能力。所以,三皈依最重要是皈依法。

而法,第一个最粗浅的基础的法,就是五戒的法门。你要透过五戒法的熏修,来产生一种调伏罪业,转化成善良的心,这是第一个工作。这就是动中修,生活的历练,依法修学,调伏内心,从一个邪恶的心转成善良的心。所以,理观是属于安住跟引导,事修偏重在调伏跟转化。理观带动事修,事修又加强理观,在心中产生一种善的循环,慢慢地我们的生命就能够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安乐。

佛陀的大智慧,他安排五戒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我们生命从痛苦的三恶道,提升到人天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70%以上的疾病与情绪有关

恐惧、焦虑、内疚、压抑、愤怒、沮丧每个人的身体里,...

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无声」也是一个声音

我们现在再做一个实验:心在哪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起...

【佛教词典】福因

指招感福德果报之业因,即布施等善根功德之总称。据福...

【佛教词典】他信清净

【他信清净】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诤处雪故,名清...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

丈夫的木讷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付出的关...

前念无去,现念无住,后念无来

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回光返照此心的起心动念,...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

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一、前言 自杀就是自己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

业障和魔障有何区别

魔障与业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异常状况忽然...

树与小男孩

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

一人学佛,带动全家转运

爸爸和两个弟弟经常出状况,我不是替他们还赌债,就是...

星云大师《六种信佛的层次》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

强盗楼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舍卫城中,有一个强盗...

智者归命得正道

从前,有位婆迦利人来到古印度中部,当时中印度国王任...

无着得道

过去,佛陀住在阿毗阇恒河边。一天,有一位比丘来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