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蕅益大师  2021/04/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

(示未学)

一切诸法,本自不有,不过自心所现。众生迷惑,妄起计着,究其大病,秪因迷己为物,又复于中认物为己。所谓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即无始生死根本也。迩来稍解佛法者,纵知四大非身,全不知缘影非心。不思缘影便是一物,何能灵妙常知哉。然正认缘影时,缘影元非心,而妄认缘影者,元未尝不灵妙常知,离诸戏论也。

但觑破一切所知境界,无论真妄有无,皆自心相分。而能知之体,究竟了不可得。如眼决不自见其眼,亦决非无眼。心不知心,亦复如是。由眼故见一切物,由心故有一切法。一切法皆不是心,而离心无一法如微尘许可得。但恁么体达去,无有一法是心,更无一法非心,久久纯熟,便到心法一如境界,亦无能到所到。思之思之。

(示智可)

生死大事,人皆有之。惟颠沛患难中历过,倍应亲切。乃有历苦难而生死心仍未切者,虚妄我执,情计深厚,埋没本有智光故也。然本有智光,岂可埋没。日用动静,尝在我执情计中。跃跃欲露,人不肯冷眼一觑破耳。诚向虚妄我执中,努力冷觑,毕竟何物是我,何人计我。觅我于四大五蕴中,既不可得。觅一能计我者,于四大五蕴外,又不可得。能计所计不亦当体空寂也与!

唯其当体空寂,而横生计着,所以背觉合尘。若知正横计时,仍未始不当体空寂,岂不当下背尘合觉。呜呼,迷则全觉成尘,悟则全尘归觉。尘之与觉,其性不二。背无可背,合无可合。非背合而论背合,不深于教观者不知也。然非念念反观身心理性,亦决不能深入教观。或有闻无慧,执火自烧。或有慧无闻,操刀反割。真为生死者,放下眼前活计,痛除无始恶习,以心印教,而不为虚言。以教印心,而不为暗证,双超禅教两弊,为智人所可已。

(示宇泊)

宇宙无非旅泊,而泊宇内者,毕竟是甚么人。五蕴身心,邸中幻物,唤作自己不得。然离身心,又唤何物作己。谓无岂不断灭,别有与神我何异。

经云: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透此双超断常二见,便知现前一念,离过绝非。便知宇内外一切物,泊今一念妄想心中,犹浮云之在太虚,是谓不被物转,便能转物。回视妄认四大为身,缘影为心,复生厌离,必出此三界乃归家者,何啻日劫相倍而已。偈曰:

宇宙泊在吾心,吾心本无所泊。一任乱想昏沈,本有灵明如昨。彩云端见仙人,岂被手扇遮却。不遮却,耆婆童子空摸索。咄!

《灵峰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

为什么凡夫的世界都是种种障碍

我们看经文。这个是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这个地...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清净的寺院里面为什么会有灰尘呢

赵州禅师八十岁那年,被众人迎请到赵州的观音院住持弘...

把负面力量转成正面的能量

我们现在越早启动一念心性,对我们是越有利的。你不断...

听与声即如来藏性

我们看第二段,明听与声即藏性。 听,是一个内处;声,...

我们本来是清净的,怎么染上了贪瞋痴的

问: 我们知道了通过念佛,与佛感应道交,能去到彼岸;...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同一件事为何有人升华有人堕落

问: 法师,同样是一件事,有的人因为这件事升华,有...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佛教词典】因

【因】 p0590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诸能引...

【佛教词典】有顶天

【有顶天】 此有二解,一、指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每天坚持诵五遍大悲咒,是对应着五佛部

接下来,这个出世间功德的第三条:就是能够灭罪和消业...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义

原文: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祖师在生死关头,尚且要示现恳切念佛

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上八相成道就是要饶益众生,在给众生...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星云大师《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

一.入世重于出世 在过去,我们中国佛教徒的思想,总...

「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回事

问: 请问师父,佛经中提到的布施妻儿和头目脑髓是怎么...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吃肉的人是勇敢的人

我虽然对佛教充满了恭敬,但是,开始吃素的时候,却不...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