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净界法师  2021/05/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摄波罗蜜多论》云: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

首先佛菩萨讲出一个譬喻说,俱胝,俱胝就是亿,廋他就是兆。就是我们在生命当中做了很多的功课,我们也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种种的善法,这样的行门,但是如果你没有用般若空假中的智慧来引导自己,你就象是一个盲人。盲人没有眼睛,他往东走、往西走,怎么办呢?就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你怎么走就怎么走,完全没有一个引导者。

那么这个人,“路且不知岂入城”。他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他现在要布施,他就布施了;他要持戒,就持戒了,完全是跟着自己的情绪在变化。这个人为什么不能讲是修菩萨道呢?因为他进不了涅槃之城。他要走哪一个道路都不知道了,怎么可能进得了城呢?

一个人要有道才有灭,修道入灭。没有一个佛菩萨说是不看教理,结果他成佛了,不可能!你连上路都没有,怎么到达目的地呢?所以,你不研究佛法的道理,你就像是一个盲人一样,整天在原地打转,积集善业。

这个地方的合法就是:“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这个五度,如果没有智慧的引导,就像一个人没有眼睛一样,你不可能成就菩提,顶多就成就人天有漏的善业。

我们六度即将讲完,诸位!我们可以慢慢觉得,佛菩萨的六度都有智慧的影子在里面。佛陀要你修布施,他会告诉你:观察为什么要布施,你要先修意乐。六度很重要的就是每一度都有菩提心跟空正见。两大马车:一个智慧,一个愿力,这两个在引导你。有引导性的六度叫作波罗蜜,没有引导性的,你就完全跟着感觉走,你现在的心情想布施就去布施,想持戒就持戒,这个叫善业,就差在这里。

我们佛教是这样子讲,说“诸法因缘生”,有因缘才有结果,所以你的过程就很重要。同样一句佛号你用什么心态来念,就影响到这个佛号所达到的力量。你只是遇到痛苦再求助于佛号,你没有一个完整的目标,没有一种往生成佛的规划,你完全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想到什么就念什么,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一个糖果。

如果这个佛号是透过你智慧的观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有一个强大的愿望加持在这个佛号上,这个佛号对你来说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过程很重要!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的,如果你拿沙去煮,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叫作热沙,你不可能把沙变成饭,不可能!因为你因地是沙。

你念十万声佛号,你的心理素质不对,不对就是不对,你不可能把十万声佛号转成一个真实的佛号,不可能。沙,你用一整山的沙,它还是沙,你不能改变它的本质,它不可能达到超越生死的那种度的力量,它没有波罗蜜的力量。

你一天只念一千声佛号,但是你每一句佛号都有强大的愿力,跟智慧的调伏跟引导,你这个佛号叫作饭,米就可以煮成饭。所以,你那个因地的心很重要,因地心影响到你果地觉,过程影响到你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修智慧。

所以这个六度,整个五乘的法门我们即将讲完,你要慢慢体会。其实人天乘跟菩萨乘是很接近的;二乘的法门相对的比较不一样,因为二乘人他是完全出离的,他恶法也不要、善法也不要,他什么都不要了,断灭的。因为他对痛苦感受太强,他完全都不要。

那么人天乘他积极地投入慈善事业,菩萨也投入慈善事业,你就要体会为什么这两个人同样去做义工,最后结果呢,这个善业只是把他载到天上去,而另外一个人这个善业可以把他带到极乐世界去,这你要体会的。同样一个法门的操作,因为你们两个心态准备不一样,你们两个人的车不一样,你的心理素质不够,你心中的车是人天乘的车,这个善法把你带到天上,它上不去了,它没有能量,它的动力只能带你到这个地方就没了。

你能够把菩萨的空假中三观学会,你的能量是直通。到临终——是人临命终时,你的一切诸根败坏的时候,你那个佛号能够超越生死,直接通到弥陀的本愿。所以,“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不能证菩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拿这16种人当镜子照一照自己

⑴ 能吃亏的人是有福的人 ⑵ 能施舍的人是富贵的人 ⑶...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

福报的水养智慧的鱼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

慧律法师《莫拒外境念念清静》

学佛的过程中,往往必须经历重复的挣扎;重复的创伤、...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圣严法师:独修与共修的差别

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净界法师: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念佛止观修学法...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佛教词典】粗色细色

【粗色细色】 p1473 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若麁若细者...

【佛教词典】生灭(二)

一切有为,即是生灭。法若生灭,应是有为。与此相违,...

鸽王

有一天,一只鸽王率领着部下五百只鸽子,到御花园去找...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

一念净信即得往生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

如何息灭心中火

假如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你是先救火,还是放着燃烧的房...

发财重要还是修学圣道重要呢

问: 现代人生活忙碌,有时觉得想要修持佛法,心有余而...

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

我今天的讲题是: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如何...

求地藏菩萨满愿的方法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现在未来...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推荐】人生难免摔跟头

在孩子将要大学毕业的前一天,父亲把孩子带到一堵墙前...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十恶五逆,都是因为这个贪心

我们要断除贪心,祖师大德作了一个偈子说:贪多业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