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菩提

净界法师  2021/07/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菩提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菩提,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无漏的智慧。为什么智慧加了无漏呢?因为它不是世间的智慧,它是一种清净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断除烦恼,成就涅槃,所以叫作菩提,或者叫智德。

无漏的智慧,我们简单分成两段:一个是实智;一个是权智。我们先看实智。

一、实智,亦名“如理智”、“根本智”。谓以“空观”之无分别智,破除烦恼,亲证二空平等之真如理,名“实智”。

我们开始回光返照,从它的次第,先成就如理智,就是根本智。我们在观察内心的时候,先观内心的本体,这个很重要。你要先观本体再观作用,这样才可以。因为你没有观本体,你的心就没办法安住;而且你不观本体,你不能够去抗拒烦恼给你的冲击跟压力。所以,在修行当中,所有的修行先求安住。

那么要怎么安住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用空观的智慧去照我们心性的本来面目。这空观的智慧简单地讲就是离相,先把这个相状全部扫掉,把内心当中、在无量生命的经验中累积的我相、人相全部扫掉。所以空观的智慧是照了心性的本体,证得二空平等之真如理,这是一种离相的智慧。这是第一个,实智。

我们再看第二个,权智。

二、权智,亦名“如量智”、“后得智”。由前实智所生,谓能分别诸法事理,善能观察众生差别根机,以诸言辞、譬喻等善巧,化度有情,使令亦得悟入真如实相之理,名“权智”。

权智就是观察心性的作用。这个假观——就是叫权智——假观的智慧,他是观察两部分:第一个,分别诸法的事理。就是观察法门的差别,就是我们前面讲的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你要先知道每一个法门它有什么样的特色。

佛陀在建构一个成佛之道的时候,他的每一个法门有它的特色,有它所对应的、所对治的一个障碍,你要把这个法门先通达。就好像你要把每一个药的药性先弄清楚,这是假观第一个,通达诸法的差别事相。

第二个,通达众生差别的根机。有些人要用加重调伏的力量来调伏他,因为他感情重,你必须用苦谛,下苦谛的重药让他觉悟;有些人他需要鼓励,他不适合苦谛,你必须用诸佛的功德庄严来引导他,来鼓励他。所以你必须要知道众生的差别根机。

这个假观一方面观察法门的差别,另一方面观察众生根机的差别,你才能够成就自调跟调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花钱还需要有智慧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们就跟诸佛菩萨沟通不了

学法时,学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推荐】何为般若智与波罗蜜

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师徒的相摄之法

【原文】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弟子事师有五事:一、...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佛教词典】禅天

(界名)色界有四重之天处。修各禅那生于此,所生之天...

【佛教词典】跳行白衣舍戒释名

亦名:跳行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跳行者,双脚...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

制心一处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师引用艳喜,...

用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净土行人信愿不真切的表现

信愿不真切具体表现在有五个方面。 第一就是泛泛悠悠,...

睡眠之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教导比丘应当精勤修行...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慈心不杀有好报,肾脏破裂能复原

大约是一九九三年,也就是我三十九岁那一年的某一天,...

心律法师:既为夫妻,就当珍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夫妻,则是家庭的基本构成部分。人...

不要羡慕神通和发财的事情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