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懂了这一点,便不会去害人

慧律法师  2024/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懂了这一点,便不会去害人

种子是【能生(因)】,现行就是所生的果,但是在起现行的时候,现行就是七转识在作用,七转识在作用,你这个现行不是分别就是执著,要不然就是五根攀缘五尘,这个现行又变成能熏的因,现行又熏种子,这个现行又把它变成习惯性,又落入了【第八识】田中,【种】子。那么,这个种子愈多习气就愈重。

譬如说,我内心里面有抽烟的习惯,我这个抽烟的习惯在八识田中,我现在虽然不抽烟,但是我这八识田中有烟瘾,出去外面朋友说:抽一根烟吧。就起现行了,正在抽烟的当下又变成一种习惯性,又落入第八意识的种子,所以叫做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这个现行就是七转识强有力的力量,强有力的力量。

如果说了解了这一层,我们便会修行,便不会容易起心动念去恨一个人、去嫉妒一个人、去害别人,你嫉妒一个人你去害别人,别人不一定会受到伤害,但是你八识田中的这个种子已经伤害了自己的清净的本性,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想要害人,我们内心里面一定有所计划,要编什么妄语,那么你就先自己欺骗了自己,所以说圣人他不管碰到了什么境界,他内心里面就是不会去伤害众生,也就是等于不会伤害自己。

你伤害众生你烦恼的种子就会愈多,譬如说我要让你死,你要让他死这个死的观念就已经先在你的念头了,你能不能让人家死这还是一个问题,我要报仇这个仇已经落入你八识田中的恨里面了,别人是不是因为你的报仇就会死得很惨呢?

总之已经伤害了你和谐的心态,因此我们想要活得很愉快,就必须在这个种子就是我们所谓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我们所讲的种子,要好好地控制住,证阿罗汉果就不受后有,他就没有这个生死的种子,不受生死的轮回,为什么?他就没有这一些,他剩下的是法执,是微细的法执,他不是这个粗糙的生灭法的种子,他当然没有六道轮回。

这样子的话诸位就好好地譬如念佛,你念佛,如果你生生世世八识田中有念佛的种子,今生今世见到三宝你也会很欢喜就起现行了,你今天来接触三宝你又拜佛念佛又落入这个种子,你八识田中整个都是清净的种子,哪有不往生极乐世界的,师父为什么叫你要多多念佛,就是强迫这个八识田中里面一直接受佛号,临命终你不往生也不可能,因为你八识田中重新排列跟组合,你与极乐世界互相相应,所以这个从唯识学来讲也是讲得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

如何改变第八意识

问: 师父慈悲,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第八识,最究竟...

嫉妒造业,随喜有功德

恶念,就是从贪、瞋、痴所生出的。我们带着贪、瞋、痴...

第六意识是怎么去创造法尘的

我们看第六段,明意与法即藏性。 这个意是内处,意根;...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

心识如何生

问: 心识如何生? 正如法师答: 在唯识学中,所谓心...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有四种强大的力量,生生世世都可以依靠

有四种强大的力量,今生今世你可以依靠、值得你依赖、...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

【佛教词典】大梵天

梵是清净的意思,为离淫欲之色界诸天的通名,今叫其中...

【佛教词典】小史

巴利名 Cūlavajsa。又作小王统史。锡兰有关王朝与佛教...

生命的「仓库」---第八识

第八识等于是我们的一个仓库。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念佛为何还要修观

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念佛得速疾解脱

得疾解脱者,《智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

丈夫喜欢打麻将怎么办

问: 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我却是最讨厌的,所以经常...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

圆因法师:为什么不要吃肉

1、戒杀吃素得福报 佛陀在楞伽经开示我们:食肉与杀同...

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

凡夫之人,那能无过。除非入正定聚的圣人,就不会有过...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

近香则香,近臭则臭

佛陀在世时,得知七十位婆罗门群聚修行,佛陀觉得这群...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