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净界法师  2021/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

这个就是讲到种子有两种因:一个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够使令一切万法生长广大;第二个是引因,引生的“引”,它能够使令一切法保持不失。就是种子有生长广大跟保持不失两种的功能。

看论文:此外内种子,能生引应知,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

这个“外种”——植物的种子,跟“内种”——阿赖耶识的种子,都有“生因”跟“引因”,有生长万物跟保持不失的功能。怎么知道呢?“枯丧由能引”。植物有时候枯萎了,或者一个人——有情众生的生命死亡了,但是这个植物的尸体跟人的尸体不会马上消失掉,因为它的种子有保存的功能。

它会怎么样呢?“任运后灭故”。它会慢慢地、慢慢地消失掉。所以,这个种子会不断地变现生命,即使你生命死亡了,它还会保存一段的时间,它还会摄持这个生命,使令它慢慢消失掉。就是,这个种子不但是有“生”,也有这个“引”的功能。

辛三、非真依真别

看辛三,非真依真别。这个“外种”不是一切法的依止处,只有内种才是真实的依止处,所以叫“非真依”。跟“真依”的差别,看论文:

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

其实,这个植物的种子是以内在的阿赖耶识种子为因缘才引生的,没有内种,就没有外种。“由依彼熏习”而生的,由第六意识熏习阿赖耶识产生这个内在的种子,才变现出这个外在的植物的种子的。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有内种跟外种,其实内种才是真正的因缘。

所以在《阿含经》上说,这个世界成住坏空。成住坏空了以后,那么到了“空”,又变成“成”,这世界又形成。那怎么会有植物呢?怎么会有水果呢?它有种子。那么它怎么有种子呢?它第一颗的种子是哪里来的?它怎么会有第一颗种子呢?就是由业力变现的,内种。这一类众生有这个因缘吃到苹果,它这个苹果的种子就出现了,就是这样子。所以一切法的生因是内种,外种是内种变现的。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推荐】只要心里有佛,佛都会来护佑你

文殊菩萨问佛:佛涅槃以后,众生用什么来做福田?佛答...

决定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而是……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

为何要把心与佛、众生两者并列

问: 请法师开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何要把心与佛、...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女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一个女人可以生得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活得漂亮。无论什...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地藏菩萨悲愿特重,功德不可思议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

寻回原本清净的自心自性

我们都知道,修行其实就是修心,因此修行最大的快乐,...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

【佛教词典】四威仪

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

【佛教词典】神凑

(744~817)唐代僧。蓝田(陕西)人,俗姓成。大历年...

忏悔法门「无生观」很重要

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跟人事接触的时候都有真正结合,无量...

一碗白饭的故事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圣严法师:找不到心

禅宗说:「参禅不在腿。」这是说,参禅不一定要靠打坐...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报恩的药材

雷音寺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请了许多郎中用了好多药都不...

忍辱胜过怨恨

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真诚胜欺。 所谓忍辱胜...

找回幸福感

生活中总有些事比忙碌更重要,比如聆听内心的声音,问...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五种修行心态错不得

佛教是个重实践,重自力的宗教。所谓个人吃饭个人饱,...

炷香增福

唐朝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

听自己的念佛声,还要同时返闻自性吗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