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净界法师  2021/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几种的功德来依止这个法身

这个佛住,就是佛的心的意思。这个法身是佛的心所依止,这个是偏重自受用。

那么佛的心,到底佛有几种心呢?古德解释,佛有三种的心:

第一个是天住。佛陀的心经常会住在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特别是在显神通的时候,这当中佛陀偏住在第四禅。佛的心以禅定为住,这个禅定依止法身。

第二个,梵住。这个梵住指的是慈、悲、喜、舍。这当中佛陀的心偏安住在大悲,因为拔苦比与乐又更重要、更急迫,那么佛陀的大悲心也是依法身而住。

第三个,圣住。这个圣住指的是空、无相、无愿,这个地方偏重在空。佛陀的内心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空性的心也是依法身而住。简单地说,佛陀的智慧、禅定、大悲的心是依法身而住的,所谓的“种种佛住所依止”。

面有一个偈颂,是说明为什么佛陀的三种心要依法身而住,他的理由在哪里。我们看。

此中有二颂:

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

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等证。

诸佛的内心成就五种的喜悦,为什么呢?因为他平等地证入内心的根源,内心的我空法空的真理。一个人会离开这种喜悦,因为他忘失了这个生命的根源。所以一个要追求喜悦的人,应该赶快地去找到你生命的根源,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五种喜悦呢?我们看下一段。

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

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

这地方有五种的欢喜:

第一个,能无量。佛陀的内心有无量无边的功能。理论上来说,只要一尊佛就能够具足一切佛的功德;一尊佛能够度尽一切众生。但事实上不可能,因为众生得度的因缘是差别的。但是就佛陀的能量来说是无限量。

第二个,事成。佛陀要成办的事业,他一定可以成就。只要他去做,因缘具足,没有什么事不能成办。

第三个,法味。佛陀能够施设种种的教法,这个教法是有各式各样的法味的。

第四个,义。佛陀在教法当中,具足种种不同的义理。

第五个,德。佛陀有时候说法,有时候显神通,佛陀的内心有种种三昧陀罗尼,种种神通的妙用。

而这些的喜悦,都是远离世间的过失的。为什么能够这样子呢?因为诸佛见到了我空法空的常住真理,所以能够显现这个无穷尽的五种喜悦。这个地方是说明“佛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忆念佛菩萨跟忆念五欲,效果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去忆念什么东西,比方说你忆念佛菩萨...

受持供养楞严咒的种种功德

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

什么都修不进去,你就念地藏菩萨圣号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

何以拜佛能罪灭河沙

佛教主张礼拜佛、菩萨圣像,当然它有很深的哲义存在。...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与持诵事迹

金刚经十大威力依《金刚般若经旨赞》开示:此经有『十...

不可思议的佛号功德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虽然只是一个声音,写下来...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七个改命、积德、改气色的具体方法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有什么可嗔的

经文:汝等比丘,若有人来,节节支解,当自摄心,无令...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

冤亲是不定

年轻人谈恋爱,朋友一介绍,哎呀,坠入情网了。就算是...

【佛教词典】有资生具不施求者戒

【有资生具不施求者戒】 p0560   瑜伽四十一卷十六页...

【佛教词典】小阿弥陀经

(经名)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说阿弥陀事之经典,此其...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大安法师:如何恒顺众生

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是由于众生跟我们同体,我们要...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真正的福报是内心没有烦恼

今天我们从这个福讲起,可能我们也讲过说福报太重要。...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因果有关联性吗

问: 我是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最近一年来,看到身边很...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

大安法师:一天念多少佛号才有效果

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