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来果老和尚  2022/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这个三学,修持极为要紧。为什么要说兼修?就是先要持戒,由戒而定,定后可以发慧。

戒有大、小,定有正、偏,慧要由智而慧,单说慧,其慧未广,智慧具足,才可说圆慧;在教下必须经过若干时期,方可以达到。宗下不然:一句“念佛是谁”,三学具备。

何以每每有人说:“宗门下戒的一字,向不闻问。”因为他们没有见到宗门下的持戒。宗门下持的戒,并不是普通人的大乘、小乘;是持的“无著圣戒”。

这是什么道理?你们把“念佛是谁”提起来,不明白就在不明白处追究、审问,我问你:还有身去杀吗?究竟是谁?还是不明白;你还有心去两舌、妄语吗?

一句“念佛是谁”,身不可得;究竟是谁,心亦不可得;到底是谁,不可得也无。身不可得,哪里还有犯杀的事?心不可得,哪里有持戒之心?不可得亦不可得,就是十方诸佛圣戒等持。

持、犯俱不可得的这一种无著圣戒,还说什么大乘、小乘?宗门下不持的一句话,还安得上吗?

教下一个“定”字呢,身坐在一个地方,心里万缘不动,制止身、心俱不动;心不动,不容易做到,必须作观;观不住,要用照;照再照不住,必须想出一个方法,把它制住,由此渐渐的制久就会定;定到哪一步的功夫,发哪一步的慧:大概是这个样子。

宗门下彻底相反,不是那个定,是动中的定。何以?跑香是动,盘腿子、搬垫子是动,一天到晚是动;虽然是这么动,在这个动中,“念佛是谁”历历明明,丝毫不间断。

这一个动中定,任是一切动,不能动这一个定;因为它是一个动做成的,全定是动,全动亦是定。为什么一切动不能动这个定?你们一提到“念佛是谁”,不明白处一得力,上海最好也没有;到底是谁,任是最好的女人到你面前,也没有心去想她。

上海既没有,就是上海的动不能动它;与无心去想女人,女人的动亦不能动它;这二种最易动的动,都不能动它,还有什么可以动它?能可以达到这个定,智慧就易如反掌,当下就可以具足。到了这个地方,真正一参具备。(警策从略)

参!

十一月十一开示(四七第五日)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要分明,妄想不除而自除;只要清澈,昏沉不去而自去。

如何是分明?“念佛是谁”四个字提起来,一个字、一个字清清爽爽的,念佛是哪一个呢?这个疑情下去,历历明明,没有一毫厘的含糊,妄想从哪里有?怎么是清澈呢?

“念佛是谁”四个字提起来,要诚诚恳恳,念佛两个字一出口,把那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一种的念头就在其中;是谁,就是那一个人呢?这一问,就要他答我一样;虽然没有人答,我就等于大声问人的话一样:“念佛的是哪一个?”

字字分明,想念清澈;并不是糊糊涂涂的把“念佛是谁”这四个字,似有而似无,走口内一过而已。

起初到是想用功,但,四个字一出,又打妄想去了;或是没得精神一般,疲疲倦倦的,“念佛是谁”也没得什么疑情,无疑情,一句就算了;这一句还没有念了,眼睛闭起来了,似睡非睡,再念一句“念佛是谁”,冲起盹来了;这就是不分明,不清澈。

你假使抖擞精神,好像担一百二十斤担子一样,又如有滋有味的食东西,念佛是哪个呢?

清清亮亮的,疑情是明明白白的;不知道是谁,恳恳切切的再问一句:究竟是谁?还是打不通到底是哪一个。你能有这样子念念分明,心心清澈,不给它有丝毫的空档。

我问你:妄想从什么地方来?昏沉从哪里出?因为不分明,一儱侗,就是妄想入处;少有含糊,昏沉早已上身。

工夫与妄想,本来没有两个,工夫念念分明,就没有妄想;打妄想,工夫当然没有。

并不是你要用功,它拼命的要打妄想;你不用功,它还歇一下子;你一用功它就要打妄想:这不是有两个?岂有此理?一定没有这种道理的。

譬如猴子一样:它在树上东跳、西奔,一时桃树,一会李树,像有十个、八个一样;只要定静一看,实在就是一个;桃树上有,李树上则无。

妄想亦是如此,一天到晚,似乎上千、上万的,其实只有一个;这“一个”,为我们中、下根机的人不得已而讲;若要再不方便讲这一个,教你们更没处下手。

所说上千、上万的妄想,其实只有一个,这一个在妄想上打,就没有工夫;若在工夫上,就不会打妄想;犹如猴子在此树不在彼树一样。

若要这里用功,那里打妄想,不是有两个吗?没有此理!要你自己见到,不是我说就是了事的。若光要我说,与你们不关痛痒,那就苦死了!

你们也有人听到我说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就是把“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一句接一句的念,又不对了!

如此的念,不久心气要痛;要一句、一句,不缓、不急,分分明明,清清亮亮的。

急,则会伤身;缓,则容易起妄想;念不明白不清亮,容易睡觉。

你们各人能以绵绵密密的,分分明明的下去,把念佛是那个提起来自己看,还有一点漏洞儿吗?

若要马虎一点,“念佛是谁”似有似无,好大的一个洞!文殊、普贤菩萨也从这里跑进、跑出,猪、羊、牛、马也从这里跑进、跑出。

你们大家想想:还是小事吗?能可以分分明明的,不就是把这个洞塞住了?文殊、普贤菩萨也不能进出,牛、马、猪、羊也永断了。何等不好?

这个洞子虽然塞住,终归要把“念佛是谁”参通,一定要把“念佛是谁”是哪个找到才对。

明明有念佛的人,把他儱侗的过去就算吗?

你要晓得:无始以来,被这一个身、心、世缚得紧紧的,你要想少许离开,丝毫也不能够!因此六道往返,亦不得离开一方寸。

今天要参念佛是那一个,到底是什么人?究竟是谁?你们这样一参究,一审追,我问你:身还有吗?身一定会没有,身既没有,心亦没处安;身、心既没有,世界还安在那里?你们在这身、心、世界俱没有的地方,我问你:“念佛是谁”?你就在这个地方答我一句。若要答不出来,必须就在这个答不出来的地方,提起“念佛是谁”来猛追!猛省!将来总有一个消息。

我这么讲,无非两句粗话,亦复你们粗心听;要想到细的地方去,必须从这句粗话上做到细处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来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见到广钦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没别的开示...

心一定下来,那个舒服是难以言表的

现在讲讲念佛的感受。今天有居士来找我,她说她在念佛...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净土法门是否可以即净即密

问: 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虚云老和尚《参禅方法》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

【推荐】念佛人能不能开悟

那么我们再谈谈念佛,念佛人能不能开悟,楞严经第二十...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一般简称为《华严经》,大方广是...

善业不能改变烦恼,但善根不一样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无分别心是道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

肉食主义的逻辑悖论

从童年到成年,一遍又一遍地,大众被告知吃肉是正常的...

【佛教词典】八种无常

【八种无常】 p0077 显扬十四卷十三页云:八种无常者:...

【佛教词典】悭贪

(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

以利他之心来经营事业

在这个宇宙间,常吹着一股他力之风,它推动森罗万象、...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财富的积累,永远是建立在诚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国华恩厄...

佛教的社会责任

由发心中去承担责任 经常对信徒们说要发心,但是很少要...

知因达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禅师,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论...

不要为了吃素而与家人生烦恼

选择吃素,原因多种。有些人是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求道要以德行为本

【原文】 僧问:沙门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为本?曰...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

赵州禅师的「十二时歌」

赵州从谂禅师所著《十二时歌》情真意切,颇显禅僧家本...

改名是否就能改命

问: 在网上看见改名改命的宣传,如若改名等易经方法...

救拔母亲脱离地狱的婆罗门女

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有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住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