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明向法师  2022/05/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我们僧团,僧众们学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上座比丘,他学了很多年,持戒清净,修行功夫做得好,心地就清净一点,甚至他可能是圣僧。

也有凡夫僧。凡夫僧还没开悟,还没有真正见法,没有真正地证悟真理,他还是处于学习的阶段,他还没有毕业。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同学们各方面各有专长。

在僧团里,你会看到千差万别的师父。因为每个人有他的长处,也有短处。他还处在学习过程中,修行也还没圆满,肯定会有思想、行为上的一些缺陷。甚至有个别僧人不守规矩,这些现象也可能碰到。在家弟子,如见有不清净、不合法度的,应承认这是出家人的“僧事”,自有僧伽依照一定的规矩处理。

出家人的“僧事”自有出家人的规定。不是我们在家人处置他,也不是我们在家人毁谤他。出家僧团,按照它本身的规矩处理、规范他。切莫随便呵毁僧伽全体,千万不要因为某个出家人的不守规矩,或犯戒,而去毁谤整个僧团。这点大家千万要注意!

如果我们在某寺院里,看到某个师父不守规矩,就说这个寺院的僧人都不行。要知道,这个寺院可能有圣僧,你把圣僧也毁谤了;这个寺院也有持戒清净的,你把持戒清净的也毁谤了。何况,那个师父是不是真的犯戒呢?圣人的眼光才能看得清楚,不是你凡夫以为他真的是犯戒了。济公又吃肉又喝酒,你能说他是犯戒吗?济公他吃了鸡肉,吐出活鸡来,你行不行!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凡夫肉眼所见的。

千万不要以凡夫的眼光、标准,随便判断某个出家人是犯戒,还是持戒。我们在家人要管好自己,千万不要因为某个出家人,毁谤整个道场、整个寺院的僧人,或者呵毁一人或少数人。真诚护法的信众,可以向僧伽提出意见,处理的责权,还是属于僧伽。

碰到有些情况,我们不传不毁谤。但可以向僧团里管事人或方丈、或客堂的大知客,或是管纪律的僧值,提出你的意见,但必须考量一下,你提出来的意见,僧团也不能随便处置。经常有人给我发短信,这个出家人在背后搞什么,那个出家人在背后又搞什么,是不是真的?你是否真的看到了?也许是听别人讲的。即便我听到你的意见,也不能马上处理。

有情况你可以反映可以说“我某时,在某地方,见到某件事情”。但要注意,最终处理意见要靠僧团。我们在家信徒,不能任意打出家人、毁谤出家人,那绝对不行!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这样的规定,出家人在僧团里犯了规矩,即使是犯了罪,在没有逐出僧团之前,国王都不能随便处治。这是佛陀在世时就有这样的规定。如果遇到有诤执的,国王也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来进行表决,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来决定。如果我们不注意,只有造作毁辱僧伽的重罪,或反而增加僧众的诤执。犯了这重罪不得了的,佛经里说是要堕落三途的。特别是我们在家人,一定要注意!

三宝是我们众生得救的慈航、良药。把三宝丢了、毁谤了,不仅自己不能得救,而且让很多人也失去信心。传这个出家人不行,那个出家人也不行,使别人对三宝失去信心,就等于失去了解脱的超越生死轮回的机会。这样的罪过是不是很重呢!就因毁谤僧人而至。

还有,不相信三宝,怎么解脱?怎样离苦得乐、怎么样跳出苦海?我们对于三宝的信心,不能因为某个人而受影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毁谤,也不能以在家人的身份,去传播出家人的是非的原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

客僧來寺,不可遮食

【原文】 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

出家人为什么坚持上早晚课

我们出家人上早晚殿、过堂这功德是一堂佛事。这堂佛事...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

慧律法师:说僧过恶,犯大重罪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一切向上看,切莫学下流

多年前,某晚报曾出了一个题目,公开征求答案,题目是...

一切功德源自于自己,莫向外求

现在佛法的传播也好,人们的信仰也好,越信越偏,只是...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佛教词典】道理

梵语 yukti。简称为“理”。指正确之理,即事物之存在...

【佛教词典】尽未来际

(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进波罗蜜

好逸恶劳或懈怠,可以说是人的通病。由于贪图安逸,往...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

问号中的得失

有的人说话喜欢用问号?,有的人说话喜欢用句号。,还...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星云大师《相互体谅》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

不必去想着以后的事情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

用功办道这件事,应分分秒秒皆如是才行

用功办道这件事,不论是几个七,天天如是、时时如是、...

少吃肉的七个秘诀

想为地球尽点心力吗?从少吃肉开始吧! 「吃素救地球...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佛曰:忧生于执著,患生于执著。 凡无执著心,亦无所...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