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非止于智者

智贤法师  2022/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说长道短,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要想做到不讲是非是很难。

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对我说,哎,某某怎么样?当时自己刚开始没说什么,后来自己说了一句。谁知道隔天,那位被说的人就对我说:你对我有意见就直说,何必在背后说人呢?我听了之后,顿时觉得很无语,自己这是莫名其妙的得罪人了。我的本意不是想去说别人的是非,但是未控制住自己,所以也陷在是非中。那么我们碰到他人说是非时,应该怎么面对呢?

“在《增一阿含经》卷44说:“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这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一听到未经证实事实的事情,便开口去说他人怎么样,这样容易造成诽谤。对于是非,不去听,不去说。纵使他人和你说是非,自己也应该管住自己,不去应和附声。因为我们没办法去作评判或分析,它有它的因缘,两个人之间的应对,以及相关周遭的一切的种种,很多的条件因素,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我们是没有办法说到底是谁对、谁错。我们只有以正念来观照自己的行为,不论它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心不起分别,不去执著它,是非便由此而止。

我们都不喜欢是非,也知道是非止于智者,但是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是非。这就需要我们有善巧方便的处理方法,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听听就好,不要随便去附和他。时间久了对方就会觉得没趣,也就不会再找你说是非。这样自己就不会身陷是非,跟着是非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恶知识」都有哪一些

这个恶知识再解释一下子。在其他的经论上讲,恶知识有...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口德决定运势,聪明人不说的10种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运势好,...

工作生活中常自卑,如何才能自信不紧张

问: 弟子在工作生活中常自卑,不够自信,在大庭广众说...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

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该坚持吗

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学佛从受戒开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说了生死的话;除了求生净土...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怒宜努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这一条同样是告诉我们:...

【佛教词典】圆具

(术语)具足戒之异名,受具足戒者近于涅槃之圆果,故...

【佛教词典】羼提罗

梵语 sandhilā。又作扇提罗。意译作石女。即不具女根...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

恶口的人骂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

【推荐】菩提心的十种譬喻

菩提心的十种譬喻。分成因跟果。先看第一个。 【譬如大...

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上面所说的:都摄六根,净...

有没有享受的命?

生命时刻充满无常。我有个朋友,刚刚发布他升职的消息...

所有大成就者或往生人皆是菩萨示现的吗

问:佛未显本前,各声闻等皆由修成,开权后,一切八部...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生命是赚是赔,你想过吗

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总会先考量利害得失后,才决定是不...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

问: 净土道场是否可以不提禅字?学人在永宁寺听说压根...

放弃主宰,因为一点好处都没有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妇人,跑到河边准备要跳河自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