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净界法师  2022/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这三种力量

如果你看《弥陀要解》,你就会知道,我们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力量出现,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都要经过后天的教育。

心随境转

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

第一个,你在禅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十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十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训练正念

唯识学上说,你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可能忘掉了,但是临终的时候都会现前,你一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一瞬间都会让你重新看到,所以你的心是百感交集。

只要你的心看到这个所缘境,只要你动一个念头,你的佛号就没了,因为心随境转,你就去投胎,中阴身就是这样。一念差池全体残,你才知道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这个生死关不容易过。

为什么呢?因为你临命终时,它不是风平浪静。我们要训练自己不随外境的干扰,才能够很自在地忆念你的佛号,然后跟弥陀的本愿接触,跟弥陀的本愿感应而往生西方,不受外在业力的干扰。这个很重要!

不迷不取不动

其实,光是生死业力,它不可能让你投胎。那是需要一种因——亲因,你一定要动念头,要动爱取。你只要不动念头,这个业力它没办法影响你,所以你跟业力也是感应道交,你要不感应它,它有跟没有一样的。有地雷我不去碰它,就等于没有。

所以,临终的正念,你要知道,我们不是今生才来到人世间,我们在人世间打滚太久了,这个因缘业力错综复杂,我们不知道临命终时,会出现什么景象来刺激我们。但是,我们可以做好准备,就是你的心中必须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系统,能够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

执持这句名号时,就在「无住」

问: 众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还有其他吗? 大安法...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推荐】不管念佛与否都希望你抓紧时间

一声磬响,烦恼顿息。我与弥陀,是二是一? 也许有些人...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

【佛教词典】无功用行菩萨

无功用行菩萨者,谓住不动善慧法云地中所有菩萨,由此...

【佛教词典】沩山

(771-853)唐时高僧,名灵佑,福州长溪人,参百丈怀海...

佛教的斋日与斋月

唐玄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还对斋戒与祭祀活动尤...

爱上自己的影子

【迦叶正观法尘。而言观六尘者,以法尘是前五尘落卸影...

两个钱的启示

有对贫穷夫妻,住屋简陋破旧,家无隔夜粮,每日必须辛...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忏云老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

在烦恼习气中,要是一时念不下佛呀,就转个环境,扫扫...

将恶习变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处,待到回望弱冠时。转眼间,我离毕业又...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这个充满竞争与追求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认...

发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宝池中即生一朵莲花

原文: 夫众生之心,与阿弥陀佛之心,觌体相同,若以信...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思慧很重要,没有人可以取代

从我们学习的角度,听闻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为重戒

酒类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更坏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