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净界法师  2024/1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所以佛陀说,我们的心已经活在业力了,知道吧,已经跑在外面太久了,就是这个小孩已经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所以佛陀为什么不直接讲圆教,要讲藏通别呢?就是要把你从业力里面找回来。

凡是人生里面有相状的东西,都有业力。我跟你讲,你执着相状执得越多,你的业力就越重。所以佛陀要你先把外在的果报放弃。你不管福报多大,你抓住外面的东西,对你非常不利。我讲实在话,一个人抓到外面的福报,心性就不出现了,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很满足了。你说:“欸,我福报这样大,我放弃了人生,不是很可惜吗?”

当你对人生无所求时,心性就要报答你,内在的东西就要报答你,它就出现了。当你什么都不要,对人生无所求时,有一个人就要出现了。因为你还有所求,那就先谈业力嘛。所以佛陀他是这样,我们以前是一念不觉,然后从心性变成妄想,由妄想变成攀缘,结果妄想跟外境搞在一起,妄想中有相状,相状中有妄想,就是纠缠不清了;佛陀是先把这个相给你拿掉,告诉你所有的相状都是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包括色身的相状,包括内心感受的相状,包括你五蕴的相状,全部都不能攀缘。

所以,空性就是让你离相,你先把相放掉。相放掉以后,心就老实了,至少攀缘心没有了。这个时候要你内观,就开始开显心性。

所以为什么要藏通两教?因为你没有藏通两教,这个心老是抓着外境不放,一辈子都没有心性。一个人追求外境,心性就不见了。“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所以佛法告诉你,你的心向外攀缘,后果就只有四个:不净、苦、无常、无我,你就带动了无量的业力,产生无量的轮回。

其实,空观的智慧,藏通两教的空性就是,让你放弃追求所有生命的结果,包括身、受、心、法这四个东西,把这四个相状放掉。不管它多么的美妙,它都是暂时的。好,你的心开始放弃了外境以后,你的心就开始有资格往别教圆教去开显心性了,你就有资格去挖里面的珍宝了。你如果要外面的糖果,你就找不到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

真实的力量要强过虚妄的力量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当妄想逼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反弹的作用力

分别真妄、返妄归真、修学位次,讲到这个地方,其实首...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离开

问: 佛陀在火宅喻中并没有提出消灭火的方法,而是要我...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

【佛教词典】伽罗陀

(术语)菩萨之位名。译曰度边地。罗什译之仁王经下曰...

【佛教词典】西夏

位于我国西北部之古国。单称夏,彼国人则自称大夏。为...

【视频】普寿寺动漫:尊敬有德

普寿寺动漫:尊敬有德

【视频】一碗灰汤的故事

一碗灰汤的故事

【视频】为何会有突然闪现的恶念(大安法师)

为何会有突然闪现的恶念(大安法师)

动物实验所造的恶业与果报有哪一些

问: 法师您好!我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读研会涉及动物...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

嫉恨,是心灵的肿瘤。嫉恨别人的人,往往是在容貌、学...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

为临终的病人指一条路

宋代有个荆王夫人也是站着走的,有人神游极乐世界,还...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

「佛顶尊胜陀罗尼咒」的故事

有位名叫善住的天子,经常游戏于亭台楼阁中,享受天上...

何谓「转轮圣王」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 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

一生中这八种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这样一句歌词:朋友多了路好走。于是,我们便急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