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2014/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

净土门内的上上人,就是老实念佛人。

老实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实念佛的只有两种人,一是通宗通教的大智慧者,一生精勤修学,一大藏经通彻明了,真正弄懂了世尊出兴世间的本怀,千经所指,万论所归,种种权巧方便,原来都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此时方能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死心塌地一句佛号执持不舍,古德谓之“还愚痴归极乐”。还有一种就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八难之一的世智辩聪障,只听信善知识一句老实念佛就能往生净土,人家就相信了,没有任何怀疑,所谓直心是道场,就这样一句佛号念到底,临终庄严往生了。

此两种人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上不上、下不下的半拉子。识几个字,又能诵经,又能持咒,种种谈玄说妙,禅的公案也装得不少,讲起佛法也头头是道。这种人最让人头疼。说念佛吧,待人接物迎来送往之间也会溜出一句阿弥陀佛来,至于说依托念佛了生脱死,在他心目中不过是说说而已。即便其中自称为修持净土法门的,也相信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相信持名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他们的相信是打了大折扣的,实质上是变味了的相信,也算不上真正的相信。

依照常规,人们的思维惯性,凡简单的必定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总是比较艰难的,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就是凡夫的心态。犹如上集贸市场,大门口最便宜又叫卖得最响的,往往没有几个人去光顾。人们总是匆匆走过,随大流往里涌,好东西总是藏得最深的,摩尼无价之宝,也就这样当面错过。

想当初,世尊宣说佛法时,只要是一乘了义之根本究竟法,一般都有他方佛出来证诚,所谓佛佛道同,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而整个一大藏经中,能够让十方诸佛同时出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证诚的只有一部《阿弥陀经》。当世尊宣示其出世之本怀,宣讲念佛往生净土时,所有十方诸佛,纷纷站出来赞叹证诚,这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为什么?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是释迦世尊出兴世间化导众生的根本心愿,当然也是十方诸佛的共同心愿嘛!可福薄慧浅的末法众生,就是这样不识货!绝大多数的念佛行人,在每天念两万、三万句佛号的同时,总是觉得单凭一句名号始终不保险,心里不踏实,哪里会有如此便宜的事呢?

他们对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究竟有多大功德实在是不甚了了,总要凭自己的一点点有漏有为功德来做强力补充。以为这样才保险,往生才可靠。这是几乎所有念佛行人普遍存在的一个极大误区,一个致命的陷阱,由于根本不认识名号功德的真义,念佛之外广积杂善,越是漫无目的地遍山乱寻,越是反而心里无底,往生没有把握,如果遇上其他宗门高师相劝相邀,极有可能最终放弃念佛之法,痛失脱离轮回良机,太可惜,太可惜了!这是由于认识上的差之毫厘,导致行持和结果上离题万里的根本所在。

反观一字不识的老太婆,什么都不会,当然也不懂任何修持的道理。但人家宿世善根深厚,福德广大不可测量啊!今生示现“愚钝”文盲之身,一听善知识指引,当下信受,当下“至心信乐”,当下“欲生我国”,当下“一心不乱”,当下“执持名号”,老实念佛,岂有不生之理?从古至今各种往生录中,这种人占的比例最大。不用感到惊奇、诧异,人家过去生生世世累积了多少善根福德,你知道吗?不能只看这一世,我常对别人讲,这些一字不识的老太婆过去生生世世做了多少次的大和尚、大方丈,供养了无量尊佛,积累了无可限量的善根福德啦!今生不过是最后画龙点睛之笔啦!

善导和尚偈曰:“宿世见诸佛,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此偈正是其真实写照。她们才是净土门内,也是整个教内真正的上上人——人家最终能庄严往生高妙的西方报土,当生即能成佛。而那许许多多风风光光的大和尚、大法师是否都能全部往生脱离生死呢?都能不堕入轮回,乃至于三恶道吗?古往今来,多少风云人物重入生死苦海啊!大家熟知的法华尼,三十年精进持念《法华经》,然不知念佛生西一法,后世转为官妓!印光大师经常列举的一些真实典故,“参禅纵能大彻大悟,如五祖戒、草堂清、真如喆、断崖义,尚不能了,而一再受生,反致迷失,较前为远不能及,况吾侪乎?”

他们不是上上人,也不是上人,连中等都说不上。来生堕入轮回,一切都不提了。无论你今生如何风光,修持如何了不得,功德如何的大——而最终没能了脱生死,则一切修持都是虚假的,一切功德都不是真实的。仅结个善缘而已。该怎么轮回的还是受业力牵引怎么去轮回。岂不哀哉!

最后引用一段印祖开示作为小结,望我等净土行人警醒。“但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者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别而昏动;识波奔涌,因佛号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

德亮法师往生见闻录

时维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点二十分,德亮...

为何觉得净土很难去

问: 南无阿弥陀佛!善知识说现在能够学佛,是过去恒河...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推荐】无事是贵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被戏称为事儿妈。望...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人人都应成为素食者

人类身体构造天生为素食设计,牙齿和曲肠都是来咀嚼和...

你功夫做没做上去,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

做功夫,参念佛是谁,一定要细细地用心,不能粗。我们...

为心情放个假

早上躺在床上,在一种没有被强迫的自然状态中,最容易...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

【佛教词典】十二因缘异名

指十二因缘之诸异称。(一)又作十二重城。五苦章句经(...

【佛教词典】一空一切空

在修空假中三观之空观时,应观不只是空才是空,就是假...

尊师重道方能获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见一切僧,尚行礼敬,况于最初对所皈依...

大安法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那还要念佛吗

问: 有人说:《无量寿经》谈一念净心即得往生,所以...

用无我来破除四相

我们众生都生活在种种幻相当中,分别、执著四相我相、...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

八种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

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不可代人诵经念佛而图名利

内功, 是自修, 外功, 是广行种种方便。如周急济困, 拯...

定境到了一定程度,这一切的障碍都不存在了

经典上讲: 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

僧鞋的来由

在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地处热带,所以一般人都以为释迦牟...

在家居士如何做到净念相继

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净念相继这句话,我们在家居...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们的心量不够大,不能打开,往往是因为我们对事情的...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