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净界法师  2023/03/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

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产生“隔真妄”,就产生对立了,真妄是对立的。但是你很努力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用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破九界”,然后开显佛界,这叫缘修。在生灭因缘中对治根尘识,生灭对治法则。所以,当我们不走心性这条路来改变自己,当我们选择从根尘识的碰撞、从因缘上来对治,那你的人生变成对立的,你只能要么偏空,要么偏有。没有用理观的心性来整合,那你就不是一佛乘了,你落入了三乘的对立法门。这叫缘修,就走上了远路。

《法华经》的修学叫真修。智者大师云:【融真妄,绝破显之意,为真修。】

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找到成佛的捷径。不管你过去烦恼有多重,也不管你过去业障有多深,关键是你要先回归到你的一念心性,因为它没有烦恼,也没有业力,也没有老病死。先把它找出来,找出来以后再来破妄显真。把所有的修行拉到一念心性来是最有利的,因为它是不生灭心,它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就是说它不会被烦恼破坏。如果你今天不拉到一念心性,你看很多人他越修烦恼越重,这就是压抑。烦恼你压得过它?它反弹的时候,那就不好了,你看有些人,他是用强压的方式,强压的,这个作用力会等于反作用力,所以弄到最后他烦恼就爆发出来了。

在心性修没有这回事情,因为它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业力,本来就没有生死。你拉到心性是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叫做真修。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内观”,养成内观的习惯。整个《法华经》的妙法,只有一句话就讲完“善知识,莫向外求”!如果你现在还要选择离家出走,那这个法华经跟你就没有缘了,那你只能修方便门了,只能“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你的成佛之道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障碍了。因为你选择这条路就不对了。

所以,修行第一件事情,养成内观。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不管别人是对是错,我也不管这件事情合不合理,就是观照我自己:“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意义?我是不是能够利用这个能量来启动我的佛法界?”所以,成败得失就在这一个关键而已,这个人生的开关。你向外,那就是缘修。那叫现前一念心识,那你就活在根尘识的因缘,就是活在业力烦恼,你就走不出过去了。所以,内观,就是先把心识转成心性。

那怎么观呢?即空,照了心性的本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它这个清净,关键在于本然,它是本来就清净,所以它才能够不受染污。所以,我们通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离开过去无量劫来的生命轮回所留下来的这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乱七八糟的相全部放下,就把心带回到原始点。这是空观,安住力。

那么假观呢?“照了心性,随缘之用。理具事造,两重三千,随缘显现。”这个“理具”就是,我们一念心性虽然清净,但是它法尔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叫做理具。那么“事造”呢?就是我们通过修行或者染净的造作,把这个理具的法界显出来,叫做事造。比方说,我们现在事造法界是一个人,我们人法界是显现出来。但是,我们虽然是一个人,我们生命当中其他的佛菩萨的法界也是存在的,它是隐藏而已。就是它有十道门,我们今生只开了一道门,打开人法界,所以这个事造。既然理具事造同居一念,你怎样启动它,它就怎样不断地显现,叫借相修心。所以我们要多借佛菩萨的相状来启动我们的佛法界,这个就是假观。那么中观呢?就是体用同时,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

一直打妄想还说什么五蕴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话头,不知道又跑到哪里去了。...

端心正念,这是最要紧的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

念佛打妄想是什么原因

问: 我阿弥陀佛念到今天,还是打妄想,这是什么原因...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

落空还不如先执着有

有人问我,佛来佛斩是初学者,还是有禅修经验的人才能...

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杂念

兹欲勉强遏捺,立使空寂,而止动归止,止更弥动。纵粗...

妄识心本来就是空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这个妄识心本来就是空的,知...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培植福德的十种方法

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受一次八关斋戒,就超过极乐世界修一百年吗

问: 《无量寿经》里说,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

【佛教词典】六识三缘生

【六识三缘生】 p0306 无性释二卷二十页云:如是六识三...

【佛教词典】大应供

(一)佛之通号。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流通佛法,须具内护外护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

不受戒,犯了错是否就不严重

有些人听说受戒后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还要大,...

万物皆有所用,无需自卑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圣严法师《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

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佛遗教经》中讲: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关于...

念佛机24小时开着可奇迹般地驱蚊蝇避免杀生

转贴:师兄们,大家好!我这里有一个不用杀生即能驱蚊...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

惟贤长老《三皈五戒是善因善缘善果之路》

一、四种因缘果的性质 在佛法来讲,有染因、染缘、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