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惠空法师  2023/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只要心不随着动,烦恼就会过去

修行功夫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的。像大家现在一起吃饭,有人吃得快,有人吃得慢,吃得快的人,吃完之后就静下心来,提起话头继续参,不让心思放逸。因此在等别人吃完饭的这段时间,一样可以用功!大家要把握今天能在此一同学习、一同吃饭的好因缘,随时随地正念不断,以话头来驾驭我们这颗如野马般散乱的心,久而久之,我们就能调伏它、掌握它了。

修行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没有干扰,不是没有这样的环境,而是这样的环境很难找,更何况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来受用?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没有干扰的修行环境,只能要求自己不要被环境所干扰。

宗大师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要求地上没有碎石、没有破片、没有荆棘,我们只能穿上一双忍辱靴,这样,不管我们走到哪,就不会被刺到脚。”大地如此广阔,我们不能要求路上都是平坦好走的大道。同样的,世间的因缘也是如此,在时空因缘际会之下,环境不可能完全不干扰我们,让我们沮丧的、高兴的、失望的、起瞋恨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我们要能不受它们影响。环境会来干扰我们,但我们的心则不要受到它的干扰,这就是我们接受锻炼的因缘!

佛法上说有种种的魔事,如:天魔、烦恼魔、死魔、五阴魔等等,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主要面对的就是烦恼魔和五阴魔。五阴魔是我们身心所起的一些变化、现象。我们的身心时刻在变化,但只要我们不动心,就不会受到这些变化的干扰。一旦我们的心随着五蕴身心的改变和业力的牵引而起心动念,那就是烦恼。烦恼来了,只要我们的心不跟着它走,不随着它动,烦恼就会过去。

大家要知道:境界不可能不动、不可能不来刺激我们;而我们不可能不起心动念、宿世的业力也不可能不使我们浮躁,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境界随顺我们,更不可能奢望宿世的业力使我们的身心清净自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就是我们的智慧,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力量。境界来了,不要理它,它自然会过去;烦恼来了,忍一忍,心里不要有太大的起伏,烦恼就会消除。

因此,在面对五阴魔、烦恼魔时,最重要的是把持得住自己,让自己的心性坚定,对佛法的解脱之道深具信心,对历代宗师教导我们的理念都能坚定地把持住,如此就不会受到烦恼魔及五阴魔的干扰。风浪来了,我们任它去,它自然会走,不要让风浪把我们打翻了,这是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才叫做清净

一、清净的内容 清净这一句话,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

【推荐】行善夹带名利心,便是三途种子

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讲到我们有很多很...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禅师是如何用功的

有人问大珠慧海禅师是怎么用功的,他答道:饥来吃饭困...

学佛者应具足这五种心

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

生死关头不迷惑

在觉的能力处于选择新的使用工具的关口的时候,完全要...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如何保住蔬菜中维生素

洗菜:先洗后切 洗菜时要先洗后切,因为许多维生素都...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弥勒下生也不中用

念佛,三岁孩童也能也会;若论究竟有没有功夫,就大有...

何谓四加行位

问: 何谓四加行位? 妙境法师答: 四加行位是我们用功...

作茧自缚的人生

【原文】 蚕之作茧也,左之右之,上之下之,尽吐腹中所...

【佛教词典】满荼

(杂语)Ma??a,译曰坚固。金刚座之异名。大日经疏十二...

【佛教词典】张载

(1020~1077)北宋儒者。字子厚。凤翔郿县(陕西)人...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

莫让「担心」成为「诅咒」

一位做电视企划与采访的年轻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在物欲之流中冷静一下

关于金钱,周国平的一种观念值得赞赏:小康胜大富。...

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真理

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觉了人生宇宙万有诸法的实事(相...

未及害彼,返自害己

秋收之后,毗弥好整以暇地坐在庭院里为小狗抓跳蚤。悄...

在家如何修行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

马鸣菩萨

中印度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师,人们尊称他为「马鸣菩萨」...

哪八种过失会让我们不能生起智慧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问: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利益一方而损害另一方

利他利己叫作二利,二利也是一种心态,二利的心态能够...

假借生灭的因缘,成就不生灭的清净功德

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