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

净界法师  2023/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有几种差别相,先做一个分类,有一个问答,问:【夫言正唯识义,约有几种识?】

那么在唯识的这个正确的义理当中,到底把凡夫的心分成几个类别呢?

答:【经论通辩,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如《唯识论》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粗相故。】

在大乘的唯识的经论当中呢,一般这个通就是一般的分别,是把凡夫的心分成八种,由浅而深八种,哪八种呢?就是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前六识,这个前六识呢,是攀缘外境的,那么第七的末那跟第八呢,它们都不攀缘外境,这攀缘向内攀缘,攀缘自我,第七的末那第八的阿赖耶识,总共分成这八个识,这八个识呢在《成唯识论》当中,把它分成三类,它说这个心识所变现的相状有无量种,就是我们的心里面有业力,这个心的业力有各式各样业力变现出来的外境,那外在的因缘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你找不到两个人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人的生命是完全一样的,就算你是双胞胎也不完全一样,因为你的业力不一样。在过去生,你拜一百拜,他拜九十九拜,就不一样了,是吧?不可能两个因地完全一样,所以得果报不可能两个完全一样。所以从一种所变现的外境,那每个人千差万别,但是能变现的心,原则上,我们的心态有八种可以归纳的。

这八种呢,一般我们是把它按照它的性质,简单的分成三类,这三类很重要,这个是天亲菩萨的智慧。天亲菩萨把八识在三十颂里面,分成三类,你一定要把它分成三类,你才容易了解:第一个异熟,第二个思量,第三个了境。

那么异熟是什么呢?那是第八识多异熟性故。这个多是什么意思呢?多分,第八识的功能很多,它也可以说是含藏,也可以说是异熟,也可以说是阿赖耶我爱执藏,它有三种功能。但是为什么天亲菩萨给它一个异熟呢?因为它最主要的功能,最能代表它的,最多分的就是异熟为主。异熟简单来讲就是因果,就是果报的意思。它是一个果报识,你所有生命的果报,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你的生命体,它是我们生命的大仓库,这多异熟性故。

第二个思量。当我们的生命出现的时候,你出现一个果报,你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女人,那么你一出生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就会有一种自我的概念,那个自我概念是谁呢?就是思量,我爱执。你很自然会有一种自我概念,我可以去造业,那么最后也是有一个我来得果报,这种自我概念就是思量,恒审思量,它能够对它这个生命体,产生很深入很相续的观察,而产生一种自我概念。

第三个是了境。这个了境呢,依止这个自我,去了解一切的外境,去受用一切的外境。那么去了解外境是谁呢?是前六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广泛的攀缘,就是你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所以它就分成三个:一个是负责变现果报,一个是在果报里面产生自我概念,第三个是去了解外境,有三种:异熟、思量、了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前六识的明了功能是怎么产生的呢

先看阿难尊者他执着中间的相貌。我们看经文: 阿难言:...

以不生灭心提起佛号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

阿赖耶识种子具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推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

随顺你的业力而变现

从唯识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首先我们...

有了阿赖耶识,才能够建立十法界染净因果的相续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说,顿等就是顿、...

弥陀圣号妙用无穷

今年元旦,高雄有人打电话给一位佛教徒,那位佛教徒拿...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

【佛教词典】申瑟知林

(地名)Ya??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

【佛教词典】神回

唐代僧。幼习佛道,博学多闻。从大义修习天台学,复从...

你愿意做哪种游戏玩家

一个居士玩网络游戏上了瘾,天天俯首键盘,通宵达旦,...

遍一切处的毗卢遮那净土

整个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中,我们怎么样来认知和建立根...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

素食营养入门必读

目前营养学家对于健康饮食的建议强调少摄入饱和脂肪,...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病苦后重生的感悟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真...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

极乐的五尘境界,都由弥陀愿心所现

境胜由来道易修,多生习气一朝休。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天人受三皈免堕癞子猪

有位天人天福享尽时,五衰现前,自知不久将亡。第一,...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