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种方法教你远离睡眠昏沉

2023/12/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种方法教你远离睡眠昏沉

睡眠是修行人非常大的障碍,睡不着我们会焦虑,觉得身体不行;睡得太好了,就会睡得忘记修行。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断绝睡眠或尽量调整呢?在《佛说离睡经》中佛陀亲自教给我们十种远离睡眠的方法。佛陀说这十种方法可以次第而用,如果第一种有用就用第一种,第一种不管用就用第二种,如是会让我们有效断除睡眠。

第一种,“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

不要总是缘于打妄想的分别心过多地判断、缘取,因为心不断向外散非常容易导致疲惫和昏沉,所以要尽量断除分别。

第二种,“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

如果断除分别念很难,那就串习、念诵、思惟、记忆所学习的佛法。

第三种,“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

如果一看书就想睡、一诵经就困,那就使用这种办法:将你听闻或诵习的法广为他说,做法布施。向人讲法时,我们的心能缘于法,而且有了对境就不容易犯困了。如果面前没有所化众生该怎么办呢?没关系,可以对着空中的鸟儿、地上的蚂蚁、自己的宠物讲,再不行就放个录音机,对着它讲。

第四种,“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

对你所念所闻的法,在心里不断地忆念并落实于行为上。比如,我们此处学习了如何断烦恼,就要心心念念地想着断烦恼的功德和不断烦恼的过患,而且要在行动上真的去断烦恼。如是日积月累,慢慢就可以远离烦恼。人树立起了目标,就会具有正知正念,远离睡眠。

第五种,“当以冷水洗眼及洗身支节。”

如果这些心上的功夫再不起作用,那就放盆冷水,困时用冷水洗洗眼睛以及身体支节,比如洗洗手或擦擦脖子。这也是能使我们清醒过来非常好的方法。

第六种,“当以两手相挑两耳。”

可以搓、捏耳朵提神,这可让我们的心马上警觉起来。

第七种,“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

如果手也捏了、耳也搓了,身上都掐出印子了还是想睡,怎么办呢?那就走出房间或经堂,开始向四方眺视。如果是晚上,可以看看空中的星宿,让自己昏沉向下的心高举起来,驱走昏沉。

第八种,“当在空处仿佯行。当护诸根。意念诸施。后当具想。”

还可在空旷处快步走。比如快速地转绕佛塔;如果没有佛塔,也可以像汉地禅堂中的跑香一样快速行走。一边快速行走,一边维护自己的根门,即专注地忆念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比如我曾发过菩提心,要为利益一切众生而精进修行。这样不断地忆念自己要履行的誓言和所学的法义,能逐渐驱散睡意。

第九种,“举尼师坛敷著床上。结跏趺坐。”

尼师坛是出家人所用的坐具,道友们没有也没关系。可在床上正身结跏趺坐。正身端坐会使气脉端正,脉正则心直,自然会远离睡眠。

第十种,“当还入讲堂。四叠敷郁多罗僧著床上。举僧伽梨著头前。右胁著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

如果还是没办法,就再进入讲堂之中,安住在床上。此处“郁多罗僧”和“僧伽梨”是出家人的七衣和九衣,师兄们没有也没关系。以右斜卧躺在床上,把自己的头枕在右手上,双足相叠,左手放在腿上。虽然身体躺着,但心不要外散,观想诸佛菩萨在自己上方放大光明,并发愿早起并远离睡眠。如是一边观想一边思惟,就算在这样的状态中睡着了,睡眠质量也会很好,而且可以快速醒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睡时念佛修行要诀

睡时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

醒的时候能做主,在梦中你能不能做主

梦想,这个好懂,大家可能都理解。如果要拿它来形容我...

【推荐】晚上不睡叫耗伤阳气,早上不起叫封杀阳气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适当的休息,能走得更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

贪著睡眠的二十种过失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睡眠过失有二十种。若观...

四大毒蛇

从前,有一位乐修佛道的修行人,决定独往山中用功。但...

午睡的学问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盲泉石之癖,而...

心律法师:佛珠的意义

现在有很多人带佛珠,说起来并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

【佛教词典】因位

(术语)修行佛因之位。自发心至成佛之间也。玄义六上...

【佛教词典】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

【无妙行恶行及彼二业果异熟】 p1099 瑜伽七卷九页云:...

关于宋儒辟驳因果轮回

宋儒窃取佛经心性奥义,以宏阐儒道。深恐后人学佛,以...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义

我们常说的五行为五元运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

诵《金刚经》要把握三个「观」

用虚幻观来看待问题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就是一场梦,...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

心中的佛可否带我们到极乐去呢

问: 佛教都在说不可著相、著般若,唯有一心,更无别法...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个世间上,虚空的相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