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2015/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 “得见众沙门,是为最吉祥。”

早课时,站在后面的女居士陡然在我裤管上拍了几下,示意我赶紧跺脚。见她神色慌张,猜测是有虫子爬到我身上了。念佛堂内四众弟子庄严肃立,鼓声阵阵。这样的氛围,我可不敢妄动。于是默默在心里持念佛名,同时祈愿跪立之时不要误伤到它。计划早课后照常诵经。不管碰到任何事情,也要先把功课做完再说。

下殿后,师兄告诉我,刚才她看到的是一只蜈蚣,所以急着让我跺脚,后来蜈蚣自己爬走了。庄严道场,先从注重殿堂威仪开始。我始终相信,即使当时跺脚,它也未必会走,而善心却是可以感通的,也是最好的护身符。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讲道:“慈心之人,瞋者见之欢喜,怖者见之安隐,忧者见之开释,苦者见之悦乐,乃至鸟兽见之不生毒害恐怖之心。”

从头至尾,我都没有看见那只蜈蚣,所以心里没有恐惧。

而第一次见到蛇是在很突兀的情况下,在路上走着,忽然看到前方三米处有一条蛇,卷成一团。当时就愣了,看着它念了一会儿佛号。表面镇定,心里却着实有些震撼,打电话给净柳:“我刚才看到蛇了!”哪知她却轻描淡写地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以前经常看到。只要你不攻击它,蛇是不会伤害人的。”

想起印祖的开示:“毒恶与慈善不相敌。人若心无毒恶,蛇虎亦可为伴。即未到此地位,若常念佛念经之善人,决不被此等所害。以心存慈善,可以化彼毒恶。况修行之人,常有善神卫护。”心里的恐惧稍稍有些缓和,不安的阴影还在。到了晚上,浑身发冷,莫名其妙地难受,体内翻江倒海般,犹如中暑的病人。强作镇定,念着观世音菩萨名号,默默安慰自己“一切恐惧,为作大安”。睡了一觉,第二天就好了。

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吓坏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学佛以后,开始相信善恶也不是绝对的。只有因果,没有对错。生生世世的复杂因缘我们都看不清楚。而我唯一能做的是守护自己这一念心。做任何事,心有不安时想一想经文所说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随众,最忌讳的是自以为是,只想自己就会有矛盾。曾经在罗汉堂看到一偈:求同存异相安好。念佛人要多忆念佛的慈悲,阿弥陀佛连五逆十恶之人都能原谅;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闻声救苦不舍任一众生。我们作为佛子,就该看着学、跟着做。学佛不应只停留事相上的修持上,更重要的是通过念佛、拜佛、诵经等实修内容,克除习气,变化气质,改变思维方式,修好这颗心。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然而,菩萨随缘度生,众生无缘则不能度;喻如月在天上,本无绝水之心,水自不清,月则不现。若只知向外驰求,则难得佛法实益。师父也教导我们,自求多福。“相信佛,境缘无好丑,提起正念——南无阿弥陀佛。”

“不二”的涵义值得我们反复思量和践行。依正不二,一切境界都是宿世业力和当下内心的幻化。自他不二,我们对待这个世界乃至他人的态度最终会折射回来。

“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断无有善心净心而感恶境秽境,恶心秽心而感善境净境者。”种下一个善因,自然收获善果。结下一个恶缘,将来自食其果。所以说,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

真正的高手只在自己的心地上下功夫,而不会浪费时间纠结外境好坏和他人的态度。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云:“自有好华堪供佛,更无尘事可干怀。”何妨宽心耐意,安忍无厌,作随缘消旧业想,报尽往生西方为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净土宗历代祖师传记

净土宗第一祖慧远大师 大师法名慧远,俗姓贾,是雁门郡...

李炳南居士:忆佛念佛

在佛学中,本没有什么宗派,因为末法时期,众生根器薄...

欣求极乐的两个修观方法

怎么欣求极乐呢? 思惟依正庄严,成就内心的安乐;思惟...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

莲池大师《西方净土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为什么不能随便去评论别人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

能守住口业,则成佛一半

九华山有位老尼师,年纪已136岁,身体健朗,从出家至...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佛教词典】种智

为一切种智之略称。即佛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据大智...

【佛教词典】多闻部

梵名 Bāhu?rutīya 或 Bāhulika,巴利名 Bahussutak...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

12种帮助排出湿气的食物

出现这些状况,小心湿气上身: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

放生的三个程序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

蕅益大师:大病中启建净社愿文

甲午十二月十有三日,菩萨戒弟子智旭,一心归命极乐世...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问: 别人对我们不善怎么办? 答: 诸佛菩萨教化众生...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